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复工建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 正文

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复工建设

来源:央广网2023-03-10 15:47

  央广网乌鲁木齐3月10日消息(见习记者姜茸通讯员刘子畅)人勤春来早。眼下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春寒料峭,但走进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车声隆隆、人头攒动,各类机械挥舞巨臂,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底气。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者们步履匆匆,追星赶月,夜以继日,推动项目建设提速。作为国家、民航局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在自治区党委的总体部署下,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党支部正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真抓实干精神助推改扩建工程建设实现新目标。

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复工建设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央广网发新疆机场集团供图)

  紧盯目标 跑出恢复施工建设加速度

  微光成炬,涓水成河。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得到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2023年2月22日,民航新疆管理局组织召开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化民航专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为工程建设奠定了主心骨;临空指挥部组织召开机场工程及配套工程2023年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全体参建单位牢牢抓住施工进度不放松,科学调整工期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加强与市政外围配套工程主体单位沟通对接,明确了全年工作思路,确保工程开好局、起好步;各参建单位提前准备,努力克服劳务人员紧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从人员组织、设备调配、施工筹划、设计招采各个环节提前谋划,做足功课,严格把控工程建设质量,大力开展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工作,不断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紧锣密鼓推进工程建设任务。

  土方拉运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自2022年冬季停工以来,临空集团和改扩建指挥部通过紧盯拉运单位、提前谋划组织车辆运力、积极协调道路运输保障等形式,充分利用冬季快速开展土方储运工作,2022年至2023年冬期完成土方拉运370万方,为后续飞行区场道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机场改扩建项目的晴雨表,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于2月初提前近一个月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了当季开门红。

  严格标准 坚守安全生产和建设质量不放松

  进场先上安全课,时刻拧紧安全阀。复工伊始,各项目部便对在场务工人员进行了新冠肺炎“乙类乙管”、电气施工安全、质量安全红线管理、防火等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运输机场专业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深基坑、高支模、特种设备、消防、FOD防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时刻筑牢安全底线;围绕安全重点难点,落实复工复产重要时段安全检查,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智慧应用平台,采用塔吊智能监测、吊钩可视化、高支模、深基坑监测等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工程安全生产技防水平。

  加快进度 抢抓黄金工期一刻不停

  工程建设者们铆足劲,赶进度,促生产,大家都鼓着一股劲,加快建设的步伐阔步向前。根据项目整体推进计划,2023年航站区工程完成至总体工程量的90%,工作区房建及配套市政设施工程基本完工,飞行区工程完成外借土方拉运3900万立方米,分阶段分区域组织实施道面、助航灯光、围界和边坡防护、消防和通信管网工程。场外配套水、电、燃气均在年底前完成。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者们将继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工程建设的实际行动,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履行好建设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的光荣使命,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努力将乌鲁木齐机场早日建成连接中亚的空中会客厅。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以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为目标,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将新建2条跑道,50万平方米新航站楼,9.3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项目建成后,对于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