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民致富有法宝,新疆乌什县这个村的“幸福密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 正文

农民致富有法宝,新疆乌什县这个村的“幸福密码”……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30 22:27

  开足马力“快”生产 冬闲时节“种”菌忙

  仲冬已至,农闲时节,万物冬藏,生产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菌棒厂内,一派热闹景象、异常繁忙,大家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加工菌棒,套袋、窝口、插棒,操作娴熟、配合默契、忙碌不停。

6

  “一年之计在于春”。菌类种植户的“春天”,要来得更早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菌棒,正是托万克麦盖提村走向致富的“法宝”。

8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食用菌产业孵化园负责人冶金华说,“这个季节是菌棒生产的关键时期,需要在4月20日之前完成全部生产,才不耽误春季的种植。”

7

  记者了解到,托万克麦盖提村的菌棒生产车间每天可生产3万棒以上菌棒,目前已生产12万棒菌棒,快到养菌的环节了。“我们全力生产350万棒菌棒以后,进棚育菇能够达到1000万元左右的产值。”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食用菌产业孵化园负责人冶金华说。

  值得一提是,该村在做好满足自身种植需求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对引进其它小品种菇类菌棒的加工生产,从而达到加工、种植、销售的良性循环。

  从资源优势到产业强势

  托万克麦盖提村人均耕地13亩,但因种植结构单一、土壤盐碱大等原因,粮食作物收成不好,林果品质不高,村民增收存在困难。

  2017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会同农业、水利等部门,一起寻找突破口。

  经过调研,终于找到了出路:托万克麦盖提村气候凉爽、水资源丰富、林果种植面积不小,非常适合林下食用菌种植。

  工作队引入企业打造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建成日产3万个菌棒自动化生产线,10座现代化温室种植大棚、22座黑木耳吊带大棚、10座香菇棚,50亩地摆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带动60户村民年增收5000元,30多名村民进入孵化园就业。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9062元。

工人在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产业孵化园孵化车间里作业。

  “我来到这个孵化园工作以后,一个月工资是2700元,我爱人一个月工资是1800元,我们都特别喜欢这份工作。”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村民艾麦尔·如苏力说。

  艾麦尔·如苏力一家四口过去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随着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他们家56亩土地流转后,他和爱人都在孵化园里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两个人一年收入5万多元,加上土地流转和牛羊养殖的钱,一年收入14万元左右,我们今年在银行存款了2万元。”艾麦尔·如苏力说。

技术人员正在向村民讲解食用菌管理技术。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民一起采摘食用菌。

  2022年,托万克麦盖提村投入350万元扩大再生产,建设产品包装分拣中心、产品展示中心、预冷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建立“党支部+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村民+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通过流转土地、项目配套、资金入股等方式,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

  “2017年村里的集体收入不到35万元,去年村集体的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不仅巩固了全村脱贫攻坚成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在公共文体、卫生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村委会主任亚森·乌拉伊木说。

种植户在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智能温室大棚里采摘蘑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托万克麦盖提村还抢抓乌什县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结合全村丰富的林业资源和食用菌种植产业,延伸发展休闲农业,陆续建成民宿、特色餐饮、田园观光等文旅项目,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做活“旅游+”文章,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新活力。

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惠聚”工作队在温室大棚里查看黑木耳菌棒涨势情况。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高世凯说:“今后,我们将以乡村旅游和食用菌产业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我们的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互相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村民早日实现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赵明昊 通讯员艾克热木·牙生)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