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可错过的新疆冬日奇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 正文

不可错过的新疆冬日奇景

来源:光明日报2022-11-25 14:20

  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都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

  这里一步一景观,仿若入画卷,能满足你对极致美景的所有幻想:雪原与冰川相依,镜湖与高山相映……这些新疆的冬日奇景,切切不可错过!

  雾凇

  雾凇,俗称冰花、树挂等,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一种自然奇观。在新疆,许多地方都有雾凇,比较常见且各具特色。 行走在森林、河流与山川,仿佛置身仙境。

  2021年11月18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境内的特克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出现了雾凇景观,大雾笼罩河面,芦苇丛、树木上挂满雾凇,置身其中犹入走进仙境。

  图片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冰晕

  在新疆的冬季,银装素裹的雪原上空,有时会出现最复杂、最神奇的一类光学现象——冰晕。

  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折射/反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是日晕、月晕和其他光源产生的晕象的总称。它的样子犹如万花筒一般绚丽,被形容为“像彩虹而非彩虹”的天象,却远比彩虹更为奇特、珍稀。

  1月9日赛里木湖冰晕

  1月9日,赛里木湖上空惊现罕见自然现象。这个现象有非常炫酷的名字叫“万华镜旋之空”,是对极少数强度足以产生可观的特里克尔万华镜式光路的顶级冰晕的加冕,换句话说就是“特别厉害的组合冰晕”。

  冰泡

  在湛蓝的冰层里,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气泡定格在上浮途中,像深海珍珠,又像水下蘑菇,层层叠叠、如梦如幻,这就是冬季专属的冰泡景观!

  冰泡产生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需要湖底植物释放沼气、湖面温度迅速降低:沼气不停地涌向湖面,而温度降低让湖面开始快速结冰,最终留下这些气泡形成的空腔。这一现象也说明,这片水域的生命生活十分活跃。

  新疆冰湖图鉴 看冰封后的湖面有多美

  图片来源:巩留县融媒体中心泼水成冰

  每到冬天,倘若寒潮降临,总有网友会争相效仿“泼水成冰”,不少人都以失败告终,还会被淋一身热水。但在新疆,特别是“人类滑雪起源地”的阿勒泰,操作起来却简单易行: 拿上一个保温杯,选上一块阳光空地,有好友陪伴录像,奋力一甩就可以了!其他地方的网友不要贸然尝试哦!

  新疆阿勒泰泼水成冰

  阿勒泰的气候干燥、寒冷,这里雪期长、雪质佳,全年降雪期长达179天,冬季积雪深度31.3厘米,为全国之最,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雪——粉雪。

  大美新疆,她的冬日奇景数不胜数。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中,新疆足足占了八条,有谷雨的伊犁吐尔根杏花、芒种的伊犁昭苏、冬至的伊犁天马……那些冰花、冰柱、冰瀑、流凌,都需要你亲自来新疆看一看!

  图片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赵明昊)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