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80余件新疆丝路文物精品首次亮相安徽博物院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180余件新疆丝路文物精品首次亮相安徽博物院

来源:合肥晚报2021-12-02 10: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80余件新疆丝路文物精品首次亮相安徽博物院

市民正在参观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

180余件新疆丝路文物精品首次亮相安徽博物院

  大漠驼铃、塞外风光、神秘古城、丝绸之路、汉唐盛世……11月30日,由安徽博物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徽博物院,本次展览将免费展出至2022年2月28日。合肥是此次展览的最后一站,经过三年的巡展,这些展品将回到新疆进行长期的保养和修整。

  看见民族交融、丝路往来的繁盛景象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得农耕与游牧、东方与西方,在这片沃土上交流、学习、融合,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瑰宝。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180余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双耳双系兽蹄铜鼎、虎纹圆金牌、骨雕鹿头、云气纹彩棺、绿地对羊对鸟树纹锦等众多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近40件(套)。一级文物主要类别包括:陶器、青铜器、木器,还有一些丝织品。多角度展现了新疆缤纷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交融、丝路往来的繁盛景象。

  “希望在春节来临之际,为对新疆文化感兴趣的安徽市民提供一顿文化大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新疆的特色。本次展出的展品既体现新疆文化特色,也可以体现中原地区和西域之间文化的交流。所以,有些文物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原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工艺的痕迹。”安徽博物院展览设计部策展人王玉主向记者介绍道。

  青铜与彩陶“对话”背后是新与旧的共存

  从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看,遗址遗迹中的青铜器和陶器乃至石器往往同时伴出,表明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同时共存的状态。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1987年出土于和静察吾呼4号墓地,此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这件彩陶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园艺种植业。

  “这件文物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级文物。文物中出现的葡萄,在中原地区出现已经是在西汉中后期之后了,而这件文物的出土表明新疆地区出现葡萄的时间比中原早了将近一千年。”王玉主解释。

  兽足青铜盘,1983年出土于察布查尔县琼博拉土墩墓。“其实在新疆地区没有战国时期的区分,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它定为战国时期。”王玉主说道。此盘呈正方形,宽沿、直壁、平底。壁沿呈方折式,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半圆形的横耳。盘腿呈人首吞蹄式,人首面型抽象、夸张,足呈驼蹄式,显示了较高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

  展品基本保持出土时的模样

  展出中,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官府文书,最能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方位地说明中央政权在此地实行的主权与治权。

  严苟仁租葡萄园契,1967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93号墓。这是平民严苟仁租用普通葡萄园的契约,租用期五年,以铜钱支付。契约中的年、月、日等字均为武周新字,反映了唐代高昌地区与中央政权的密切关系。

  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欺上媚下的形态……观展中,文物“宦官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它采用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双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

  “汉代有厚葬之风,一般只要有哪一家人过世就会举办大型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的。这件展品是用泥、木、陶等材料集合而成,还要通过雕刻、描绘、手捏等方式制作木俑,可以看到,它的面目充分展现了中原人的特色表情。”王玉主说,面塑创作者在写实中也掺杂了一些夸张。虽然摆在展厅里的展品是不可以去触碰的,但其实,它身上的各个部件都是可以活动的。俑身上穿的衣服也就是和当时现实生活中人们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这件衣服目前已经有1000年以上。展品除了出土的时候粘接了一下,剩余基本保持出土时的模样,保存如此完好也是得益于新疆当地气候的干燥。揭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从粉黛仪容到丧葬习俗,我们能看到西域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也能想象到丝路西域的盛世风华。“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是当时新疆地区文化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绢衣彩绘女舞木俑,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被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展品可以说极具代表性,且保存较为完整。我们所看到它身上穿的服饰是完全采用了当时人们实际着装的一些材料制作完成,身着团花锦上衣、黄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典雅、艳美的姿态。”王玉主说:“这件展品背后还有一个故事,阿斯塔那206号墓其实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公元633年忧愤而死。公元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公元688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故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见习记者 庄文倩/文 高博/摄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