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丝绸之路亘古通今,龟兹文明日久岁深。10月28日,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在库车市盛大开幕。
(图为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现场。高梁珊摄)
据悉,此次研讨会为期四天,前来参加龟兹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文博院、自治区博物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自治区克孜尔研究所等150位相关专家学者。本次研讨会还将组织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前往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尕哈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地,以不同视角窥见龟兹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亲身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说:“龟兹学涉及各个方面,每一次会议都会有论文集出版。为此次活动我们从160篇龟兹学文学中摘要精选出70多篇,我认为大家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场域将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一起研讨。我们召开龟兹学研讨会,希望让更多的人对龟兹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晓露说:“此次活动,我想不仅对于学术界,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对龟兹学认识的深度都应该会有一个推进。”
(图为百位专家学者合影留念。高梁珊 摄)
新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勇东在本次学术研讨会向大家共同倡议:“一是要加强龟兹文化遗产保护,让这些珍贵的遗产能世代传承下去;二是要加强龟兹学研究,不断挖掘好这些遗产的历史价值,努力掌握学术话语权;三是要加强龟兹学的宣传和成果转化,经常性举办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这一桥梁纽带,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和谐的大美新疆。”
古龟兹今库车,文物遗存丰富辉煌,文明传承源远流长。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家各级文化、文物部门的指导与关怀下,经过多方学者共同探索,文物保护成就显著,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此次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在库车市的开幕,标志着龟兹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杰 赵明昊 通讯员 高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