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大型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全国巡演首站在厦门闽南大戏院开启,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苗族非遗与现代艺术之美的视听盛宴。
全剧时长100分钟,以“冬至·藏”等六大篇章展开,通过“拱日”“春播”“接龙”“喜丧”等不同舞段的视听震撼,将“向死而生”的东方哲学化作剧场内外的情感共鸣。
《二十四时舞》为2024年度湖南省重点文艺项目,已荣获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田汉特别奖,并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据主办方介绍,《二十四时舞》最初创意源自“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中的“苗族赶秋”习俗,以“一日二十四时,一年二十四节气”为哲思起点,以33项苗族非遗为元素,以音乐舞蹈和现代舞台技术为语言,历时两年编创而成,深刻表达了具现时间形态、歌颂生命姿彩的时序美学主张。
该舞剧融入的33项苗族非遗中,包括1项世界级、12项国家级非遗等。非遗元素在舞剧中的展现,既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涵,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12名来自湘西州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直接参与编创和演出,为舞剧注入更多生命力。
随后,巡演还将走进深圳、成都、杭州、郑州等全国多座城市,完成“山海”与“古今”的双重对话,以苗族时间哲学叩击不同地域的文化记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