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月30日,2025年厦门市“河(湖)长日”宣传活动启动。活动集中展示厦门治水成果。
以“生态文明新实践,水美厦门新篇章”为主题的2025年厦门市“河(湖)长日”宣传活动,由厦门市河长制办公室、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主办,海沧区人民政府承办。
启动仪式上,厦门市河长办发布了2024年度主要河流和湖(库)的生态健康指数与幸福指数,首次设置并颁发了“河流生态健康奖”和“小微水体治理奖”,表彰治理成效显著的单位。
在“河流生态健康奖”评选中,海沧区过芸溪、集美区深青溪、同安区东西溪分获前三名;“小微水体治理奖”则由六个区的小微水体项目共同分享,包括思明区中山公园小微水体、湖里区湖里公园映仙湖、集美区后溪镇田里社池塘、海沧区洪塘村洪塘公园池塘、同安区五显镇垵炉村公园池塘以及翔安区澳头社区怀远湖。
厦门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置和颁发这两个奖项的目的,既是展示河流和小微水体的治理成效,表彰管养单位和村居,更希望通过仪式感的传递,发挥获奖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大家更好地投入河湖和小微水体治理工作中去,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更好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介绍,自2017年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厦门市已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区、镇(街)三级河长湖长体系。截至2025年3月,全市共设立河(湖)长156名,其中市级4名,区级25名,镇(街)127名。河湖长通过带头巡河,有效推动解决了大批影响河湖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在现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通过设置“趣学”、“趣赏”、“趣做”、“趣玩”等四个区域,设立非遗漆扇绘河湖、幸福河湖投掷挑战游戏等互动项目,寓教于乐,凝聚爱河护湖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