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奔赴山海 绽放青春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厦门>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丛芳瑶]

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奔赴山海 绽放青春

来源:东南网2022-05-07 09:51

24小时热图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 甘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春播忙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

  林颖菁在给学生上课。受访者 供图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卢金福)前几天,一篇关于“小卖部姐妹花”圆梦厦大的报道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一对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马小花和马玲玲姐妹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影响下,考上了厦大。毕业后,她们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又重回宁夏基层,投身家乡建设。今年,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获得了2021年度“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1999年,厦门大学第一批参与团中央、教育部发起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奔赴条件最为艰苦的“西海固”地区。初到宁夏时,为了加强思想引领和团队建设,成立了支教团先锋团支部,由此开启了一场长达23年的青春接力。

  林颖菁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现任支部书记,她是一名福州人,现在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她就参与组织累计百余场大小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700多小时,大四毕业时没有选择马上读研,而是极力说服家人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支教。

  “家里人一开始并不支持我来支教,离家千里不说,还可能会有水土不服、安全等问题,但青年人应该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事业中,尽自己小小的一份力,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林颖菁说道,希望在自己的青春年华,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撒希望,注入新的热血。

  2020年7月,作为厦门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林颖菁来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该县是一个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总署界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小县城。

  “从飞机上看下去,漫天的黄土,一点绿色都没有,这对我们南方人来说很震撼。” 林颖菁抵达宁夏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要适应干燥的气候,她经常早上醒来都会突然流鼻血,而当地缺水,队员们个人卫生问题也面临着挑战。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支教团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下来,承担了繁重课程。“作为支教老师,教书育人毋庸置疑是我们最首要的任务。” 林颖菁表示,面对西部地区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问题,团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团员们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坚决服从支教地学校安排的跨年级、跨学科授课,学习艺术专业的她,也肩负起了高一、高二年级14个班级的生物课程。

  队员们常年担任任务繁重的核心专业课教学,还积极探索引入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依托厦大“嘉庚号”科考船等优势资源开办“云讲堂”,还给学生带去航天航空、海洋等方面的新知识,广受当地师生好评。在团支部的带领以及团员们和当地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支教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林颖菁所在的关桥中学就连续三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县三甲,在团中央举办的研究生支教团实施20周年报告会上,关桥中学校长李克俊评价说,“厦门大学支教队员们的到来无疑就是雪中送炭”。

  课堂之外,支教团还发挥团员们的十八般武艺,开设了“七彩假期”“艺术守望者”等第二课堂品牌活动,组建了合唱团、啦啦操队、广播站等学生社团。林颖菁还记得,抵达宁夏的第一天,就连同行李都被乡亲们拦在了宿舍门口,原来是镇上的家长们生怕来不及给孩子报名“七彩假期”活动,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队,这让她真切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从2016年起,入选厦大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除了要进行系统的教学实习,还要参加为期一年的手风琴培训。在热播电视剧《山海情》里,白校长在歌唱比赛中为学生们拉手风琴伴奏的剧情,就是支教团在宁夏开展美育课的真实写照。前几天,团支部还举办了一场以“奔赴山海·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青春音乐会,以网络直播形式为宁夏90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手风琴盛宴。

  “在我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林颖菁支教期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支教团决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宁夏的孩子们也开展一次主题学习。

  林颖菁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在她支教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口红军井,那是1936年西征战役时红军为当地缺水的老百姓们挖的水井,她便组织学生来到这口红军井旁进行了一次现场团课。站在红军井旁,林颖菁给学生们讲了为什么会有这口红军井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学生问她,“老师,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你们为什么来到宁夏呢?”林颖菁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问道,“你们家现在,还在喝井水吗?”学生说:“不是的,好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喝上自来水了。”

  “80多年前,红军为你们的爷爷奶奶打井水,打通了自己都没顾上喝一口,先叫来你们的爷爷奶奶来取水;80多年后,共产党给你们每家每户通了干净的自来水,让大家一起脱贫,迈向小康。80多年前是为人民服务,80年后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林颖菁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是初心,希望他们能怀着初心,勇敢追梦。

  如今,支教接力的火炬不仅在支教团里代代相传,更在支教地的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在支教的学校里不断涌现。马小花和马玲玲姐妹还读小学时,父母就在关桥中学门口开小卖部,得到了支教团的精心教导,她们从小就种下就埋下了考入厦门大学的梦想,最终姐妹俩先后考入了厦大。毕业后,她们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分别以人民教师和基层选调生的身份投身家乡建设。她们说,“到艰苦地方去做有情怀的事,这是当年厦大支教队员们身体力行教会我的道理。”去年9月,支教团先锋团支部作为脱贫攻坚集体代表,亮相央视《开学第一课》,向全国人民讲述厦大青年不以山海为远,接力教育帮扶的青春故事。

  “支教队员的队服上印有一句话: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支教队员面临困难的时候都会用这句话来勉励话自己。” 林颖菁表示,一年的支教生涯让自己得到了成长,终身受益,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先锋团支部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传承厦门大学“致知无央、充爱无疆”的文化传统,在闽宁协作、乡村振兴的青春赛道上继续奋力奔跑,努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不断续写情比金坚的“山海情”。

林颖菁教学生舞蹈。受访者 供图

林颖菁和学生们。受访者 供图

厦门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受访者 供图

支教团成员和学生们。受访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