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漫步林场 看山脊起伏 赏绿树繁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厦门> 要闻 > 正文

漫步林场 看山脊起伏 赏绿树繁花

来源:海西晨报2022-04-22 10:23

  科普广场

  绿树成荫的林间小道。

  漫步登山健身道,感受山野趣味。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傅曦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沐浴在温柔的春风里,一路繁花相送,满眼春色,正是踏青的好时节。20年前,一提到踏青好去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坂头林场。近年来,随着厦门市大力推进绿地公园、健康步道等建设,各项便民设施不断完善,坂头林场在人们的记忆里越来越遥远。

  近日,好消息传来,坂头林场“一场一景”建设正全面推进,目前已完成一、二、三期,第四期正在结合省现代林场试点逐年建设,届时将成为市民休闲、游憩和康养的好去处。

  那么,“一场一景”前三期建设成果如何?第四期将如何规划?近日,记者前往坂头林场进行实地探访。

  因地制宜

  打造“三园三廊”

  上周末,坂头林场斑叶彩叶科普教育园欢声笑语不断,不少游客和市民带着孩子来这个“植物大观园”观赏游览。园区内包含部分珍稀名贵树种,如沉香、台湾牛樟、檀木、楠木等,市民在林间休闲散步时,还能了解树种知识。

  据了解,根据《福建省林业局关于积极推进全省国有林场“一场一景”建设的通知》和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的部署,坂头林场自2019年起在厦门率先启动了“一场一景”建设。在严格保护林场原有生态的前提下,遵循“生态修复,生态优化,生态共享”的原则,规划了四期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一、二、三期,建设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了斑叶彩叶科普教育园、山地园和滨水园,还配套完成了科普广场、生态停车场的建设。

  此外,坂头林场还在现有山中步道及园区步道基础上,整合荒废的交通道路网络,建立三条游憩绿道——登山健身道、科普游览道,以及滨水观光道。记者沿着新建成的登山健身道行走,路遇一对老夫妻,他们兴奋地说道:“这条绿道建得真好,沿途还有各种果树,来这里呼吸清新空气,看看绿色风景,真是心旷神怡!”

  “林场面积更大,环境更好,山野趣味浓,更适合市民踏青游玩。”坂头林场场长王桂存说。

  不断升级

  营造彩化景观带

  在“一场一景”第四期的规划建设中,坂头林场结合省现代林场试点,以计划改建的416县道为主线,沿着石兜水库大坝至原许庄村旧址的“厦门第二水源”——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留滞库,打造一条约12公里的观叶观花的“彩化景观带”。

  此外,坂头林场还将根据原生林地生境及纬度高低、光照条件等因素,充分研究植物的生长习性,选种近10种树种,打造一条集本土物种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带状健康步道,让群众共享绿色优质生态福利,第四期预计于2024年完工。

  “相较于其他林场,坂头林场的发展空间较大,园区内水系资源丰富,山脊线延绵起伏,还有很多可开发的空间,‘一场一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以林场场部生态教育为主的集中集散点,依托带状健康步道,终点与留滞库水利湿地景观相衔接的森林生态共享景区,为市民群众提供集游览、健身、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共享生态乐园。”王桂存说。

  名片

  厦门坂头国有防护林场

  福建省厦门坂头国有防护林场始建于1959年10月,位于厦门市集美区西北部,总面积76148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库区涵养条件。

  1995年,厦门市政府常务会议将坂头林场定为“林业保护区”,2003年福建省林业厅将坂头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型环境保护林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林场基本实现了建场初期定下的保护生态环境与森林景观资源、水源涵养与水库防护的目标,从原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的绿水青山,基本实现了全面绿化,形成混交型多层次的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的能力。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中央歌剧院《卡门》唱响沙特

  • 电影《日掛中天》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