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免票优惠+暑期客流 近半个月鼓浪屿人气回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厦门> 要闻 > 正文

免票优惠+暑期客流 近半个月鼓浪屿人气回升

来源:厦门日报2022-07-06 15:44

  轮渡中心厦鼓码头,候船大厅聚集了不少游客。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蒙婧)最近,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鼓浪屿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回温。6月18日,我市8家收费国有A级景区面向全国实行免门票优惠。在本地优惠政策、暑期游兴起、跨省游政策调整等众多因素推动下,近期鼓浪屿客流量明显增多。

  门票优惠吸引不少游客

  近日,邮轮中心厦鼓码头的候船大厅内不少游客在有序候船。

  “去鼓浪屿的船通常一个小时发两班,近期基本上每趟都能坐满。”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以来,鼓浪屿游客数量明显增多。

  临近中午,鼓浪屿龙头路附近的蛋满灌、手工麻糍等本地传统小吃摊点吸引了不少游客。除了散客,还有不少身着统一服饰、头戴定制帽子的旅游团在此就餐休息。“今天带的团是从广州来的,在鼓浪屿有半天行程。接下来一周的档期也都满了。”本地带团导游舒先生说,近期,来自外省的旅游团增量明显。6月10日以来,他先后带了来自江西、东北的旅行团到鼓浪屿观光。

  “孩子刚中考结束,趁着免门票优惠,带家人来海边看看。”第一次来鼓浪屿旅游的江西旅客李女士说。

  据了解,除了热门景区免费开放,厦门市还奖励旅行社组织游客来厦。对2022年7月至8月组织游客在厦旅游、并在限额以上宾馆过夜的旅行社,按照住宿每晚50元/间的标准给予奖励。

  商铺探索多元盈利点

  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林聪海说,6月18日以来,岛上家庭旅馆的入住率稳步回升,相较于前几个月预估增长30%至40%,整体定价稳定。

  “最近很少有空房,周末基本都是满房。”李家庄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免票以来,日常入住率能达到8成以上。“5月份客人不多,6月以来每天有20多桌。”内厝澳附近一家餐厅的老板娘说。

  为进一步吸引客流,不少岛上商铺开始探索多元盈利点,推出鼓浪屿主题游、深度游等新路线、新产品。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入住,家庭旅馆经营业者整合餐饮、住宿等旅游资源,推出人文艺文、亲子游学等多款鼓浪屿深度游产品。

  “近年来,岛上服务行业的经营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从最初主要依靠小岛自身流量吸引人,转变为如今更多的以特色活动及产品吸引人,先后推出了植物疗愈、音乐会、口述鼓浪屿历史、海边瑜伽等特色活动,带给游客多样的旅游体验。”林聪海说。

  【数据】

  ●据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6月19日至6月底,鼓浪屿免费接待游客合计147249人次,比去年同期(49304人次)增长198.66%。

  ●从客源地看,福建本省游客最多,外省游客多来自江西、广东、河南、四川等地;从年龄段看,40岁以下游客为上岛主力,这也符合暑期学生和家庭出游预期。

  ●预计7月到8月,鼓浪屿日均接待游客量将达到1.6万人次,将接待游客99.2万人次。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