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津农民发明田间“神器”:“锄禾”不再“汗滴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当地新闻 > 正文

天津农民发明田间“神器”:“锄禾”不再“汗滴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6-07 13:30

天津农民发明田间“神器”:“锄禾”不再“汗滴土”

  喷灌机器正在作业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天津6月7日电 题:天津农民发明田间“神器”:农作不再顶着艳阳“挥汗如雨”

  作者:庞喻文

  伴随着机器“嗡嗡”作响的声音,一泵又一泵的水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折射出一道“田间彩虹”。正值夏播夏种时节,一台“行走的”喷灌机代替农民顶着艳阳“挥汗如雨”,这便是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村民孙建林的新发明。

  “以前漫灌一亩地需要至少150吨水,现在喷灌一亩地只需要20到25吨水,可节省120到130吨水。”孙建林介绍道,“漫灌的方式不仅用水量大,而且下渗量较多也造成肥料流失比较严重。现在这种喷灌的方式,节水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粮食产量。去年我们的玉米产量提高了400斤左右,小麦产量提高了将近200斤。”

  “现在一年的农耕作业可以带动3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七堡村村书记宫耕表示,现在村子的经济在孙建林的带动下改善许多,也对于他在农业上的投资有更多的支持,希望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乡村循环经济。

  喷灌机器正在作业 受访者供图

  七堡村现有耕地约5285亩,村民约1928人口,年人均收入约9673元。“我看村里也没有啥企业,发展也相对缓慢,如果从土地上做文章,村子应该可以得到更快发展。”这一想法在孙建林的心里生根发芽。2014年,孙建林成立了天津市军品粮宝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1700多亩。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又整合了1000多亩土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受粮食价格影响,合作社赔了一百多万元。

  加上那时候的土地也比较干旱,产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造成了紧接着三年的连续亏损。“那时家里人也劝我说实在不行就别干了,但我这人比较‘任性’,我毕竟在七堡村成长成家,对于这片土地我有一份责任感,所以咬着牙也想坚持干下去。”对于经济收入的不景气,孙建林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心态和坚定信念:“虽然说粮食的价格是下来了,但我认为不会一直这么低,咱就想办法跟土地要产量,坚持过去肯定会好起来。于是从那之后我们就开始研究浇灌的设备,以及输送的水渠,就只当是交了一百多万的学费了。”在村“两委”、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合作社达到收支平衡,2019年终于转亏为盈。

  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合作社愈发取得村里更多老百姓的信任,孙建林也陆续盘活了七堡村和周边村子的闲置土地。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整合将近4000亩土地。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孙建林深刻认识到,要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就要摒弃传统种植的老路子,发展科学种田。

  传统的漫灌方式,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保墒。孙建林希望能做到更高效的节水灌溉。于是他紧跟农业发展趋势,凭着自己的专长发明创造了一项项科学环保、节约实用的田间“神器”。其中,他与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共同研发的“行走的”喷灌设备,经过一年的反复验证与调试,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个人、一台设备,就可以轻松高效完成喷灌作业,节省成本与增产增效在孙建林的田地里实现了两全其美。

  作为短视频爱好者,孙建林还将喷灌机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分享给全国各地的农民,吸引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农户前来参观考察,还购买了孙建林的设备。孙建林又通过微信为各地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他说,好的技术方法就应该互相分享,免得大家走了弯路。

  “我打算将我的合作社慢慢工厂化,机械科技化,粮食、蔬菜无公害化。”

  “我想再建设一个冷库,这样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像种子一样落在孙建林的心间。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筑梦于乡村。孙建林在田间挥洒的辛勤汗水,铸成了“田间彩虹”,正如乡村振兴的梦想一样五彩斑斓。(完)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