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正式投产运营!
这一重大交通工程甫一亮相
其核心组成部分T3航站楼凭借惊艳颜值
收获各路媒体“太美了”的盛赞


这份“美出天际”的背后
来自深圳坪山的企业——中建钢构
以打造艺术品的匠心与硬核技术
为建筑注入温度与灵魂
将工程升华为美学典范
更以多项技术突破与高效履约
彰显坪山企业
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实力


中建钢构此次深度参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负责东四、西四指廊,T3航站楼花冠柱和交通中心综合体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制造和安装,从蓝图到现实,全程“建”证工程落地。


T3航站楼内有18根花冠柱,是航站楼的主要支撑柱。这些花冠柱有“双曲、单曲、T型”3种类型,因上大下小的特殊结构、弯扭截面形态及复杂受力模式,成为工程难点。
面对挑战,中建钢构自主研发弯扭构件智能建模软件,成功弥补传统软件在异型曲面结构深化设计方面的不足;突破狭小空间弯扭结构智能焊接技术,不仅焊接工效提升了2倍,还降低了碳排放, 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运用全国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生产线,控制下料偏差小于0.5毫米;采用“三维模拟拼装+实体预拼装”模式,确保构件拼装精度。最终推动 花冠柱提前10天封顶,业主指挥长夸赞:“远看不得了,近看了不得!”


在交通中心综合体建设中,中建钢构再次攻克技术难关。该综合体采光顶为长约174米、最大跨度32米的拱形网壳结构,由1222个圆毂和3878件方管杆件组成。项目团队通过采用“小管套圆毂”组合安装法, 大幅减少调整次数与误差积累;针对圆毂结构复杂、安装角度难确定的问题,巧用笔直圆钢定位方管,间接精准锁定圆毂角度与坐标, 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用一个月完成全部拼装,提前8天实现采光顶钢结构封顶。

此外,在东四、西四指廊建设中,团队运用“原位拼装+超大型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最大施工高度从32米降至8米,减少高空作业风险与工作量,保障施工精准安全。凭借卓越的钢结构工程质量,该项目斩获 2023年度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第十五届广东省钢结构金奖等荣誉。
引企聚力、创新赋能。近年来,坪山区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秉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吸引一众创新型建筑企业,形成“企业发展、城区提质”的双向奔赴格局。中建钢构正是看中坪山的创新基因与发展潜力,几年前“抢先落子”布局坪山,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先后参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坪山人民医院、深圳自然博物馆等重大项目。
立足坪山,中建钢构以钢结构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支点,加速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布局,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验证与优化智能焊接科研成果,推动智能焊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企业研发的多款智能制造机器人销往新加坡、阿联酋、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多个省市,被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加工、修船造船、水工等行业,让“坪山元素”随技术出海走向全球,企业自身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内容来源: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坪山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颖玑
责任编辑:邓旗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