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勇敢的雨燕”张莹莹:探索残障人群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勇敢的雨燕”张莹莹:探索残障人群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6-16 13: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原标题: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莹莹:鹏城追梦“雨燕”飞翔

  张莹莹(图中红衣)带领“雨燕”团队运营着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

  ■编者按

  雨燕,翼长而身材小巧,却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在深圳,有这样一位“勇敢的雨燕”,她是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长——张莹莹。幼年时,一场小儿麻痹症让她的下肢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然而,她坚强乐观,积极探索出一条残障者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模式。本报今起推出“勇敢的雨燕逆风飞翔”专栏,传递张莹莹自强不息、热心公益、大胆创新的精神,敬请垂注。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06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齐洁爽/图)1989年8月,张莹莹出生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三四岁时,因为一场近乎致命的小儿麻痹症,张莹莹成为一名肢体残障者。幸运的是,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张莹莹不仅成长得阳光自信,还帮助众多残障人士找到了自立自强的路。日前,在龙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记者见到了这位人们口中的“小太阳”:红衣黑裙、笑意盈盈,张莹莹灵活操控着电动代步车忙前忙后。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带领团队成立了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障者和残障儿童家属,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成功就业,助力贫困地区残障者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来深追梦的“雨燕”,要带领更多残友勇敢“起飞”

  2011年,张莹莹大学毕业。家人帮她联系好了县城的工作,学校也向她发出了留校的邀请,而她却一心想要来深圳闯一闯未来。残障者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座城市给予了她坚定留下来的信心。

  2015年,深圳的无障碍公租房小区龙悦居面向残障者开放申请,张莹莹的申请顺利通过,在深圳稳稳地安了家。入住后,她发现许多残障邻居面临着就业方面的困难,在利用自身资源帮大家找工作的过程中,她萌发出投身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想法。2016年,张莹莹从原单位辞职,和做公益的伙伴们注册了“深圳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对这个群体的了解,帮助到更多残障人士。”

  2018年,张莹莹与龙华区残联筹划创办IC爱创空间,全称为“龙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该项目为创业初期及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孵化服务,为他们提供资源整合、心理支持、创业孵化、技能培训、法律服务、政策咨询六大服务。来深圳追梦的张莹莹,带领更多的残友和她一起“飞翔”起来,勇敢追梦。

  精细化助残,让残障者拥有更多人生可能

  张莹莹告诉记者,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最迫切的是建立信心,勇敢迈出家门。因此,在IC爱创空间提供的服务中,就包括语言专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对接等内容。根据残障类型精准化的匹配,团队实现了“残障伙伴们走得出去,让企业走得进来”的目标。

  “残障伙伴们集中居住的地方,是我们工作的首站。”张莹莹说,团队会在每一次活动开展前,在当地进行精细化调研,进而组织合适的活动、提供恰当的帮扶形式。如今,“雨燕”的活动范围拓展到全国。前不久,在广州开展的一次沙龙培训上,她了解到残障伙伴们对短视频方向的兴趣,便着手开展起了技术培训和职业匹配。此外,张莹莹还积极推动“互联网+就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需求为导向,使残障者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做不到精准化的匹配,就很难调动起大家的动力。”

  “要先打破对残障人士的传统认知。”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兴起,张莹莹敏锐地发现了人工智能领域后台数据录入对人力的大量需求,这对于残障者来说是个绝佳的就业机会,于是她开始培训残障者进入这一领域。“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很多都是视障人士,还有一位视障伙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水中瑜伽教练。”

  记者在IC爱创空间了解到,该项目已成功开发出互联网开发、翻译、外贸、教育、花艺、人工智能、3D打印、人力资源等十余种岗位,一些重度残障者还可居家就业。目前团队已孵化23家企业及社会组织,科技企业居多。以创业带动就业,残障伙伴们的收获与新生,也成为了张莹莹的动力来源。

  扶贫济困、助残圆梦“雨燕”振翅不停歇

  去年母亲节,张莹莹收到了一名外省受帮扶残障伙伴打来的电话,“张老师,我拿到了第一份收入!我给妈妈买了一份母亲节礼物,这是我长到38岁以来给她买的第一份礼物。”“38岁的第一次”,让张莹莹十分触动,她期望在更广范围实现残障者的人生价值、改变命运。

  为此,张莹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团队连续3年赴深圳对口扶贫的广西东兰县、凤山县,开展心理辅导、就业上岗等培训,由依赖政策帮扶转向创业就业脱贫。

  “五个养猪人”是张莹莹组织策划的对口精准扶贫公益助残项目,依托凤山县贫困残障者创办的专业养殖合作社,以“我有一头猪养在凤山”为卖点,通过年猪定制、天然喂养、线上养猪、智能呈现等方式“助残圆梦”。

  “领养者在手机上就能看自己领养的猪在农户家吃什么,走了什么地方,是名副其实的走地猪。”据介绍,50头年猪一经推出,便被个人及爱心企业全部领养。此外,张莹莹还组织团队在凤山县开展“残障者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包含电商客服、直播带货、抖音制作等课程,共有57名当地残障者受益。

  “以点带面地培养当地的优秀残障伙伴,为有积极性、有想法的伙伴提供来深学习交流的机会,当他们回到家乡,会带动当地更多的残障人士就业,把好的就业模式进行复制。”据了解,在该模式的带动下,受助残障者的收入明显提升,收入高的每个月可达7000元。

  从2011年只身来深打拼,到如今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为之拼搏的事业。张莹莹说,10年间,是志愿者们的热心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温暖,让她拥有了帮助更多人的力量。未来,她希望以不断的学习,跟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掘更多适合残障者发展的道路,让优秀的助残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