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来源:澎湃新闻2024-11-19 13:58

  太行人家,喜镇苏庄。

  山西省高平市打造的这一文旅IP正越传越广。

  高平的“喜”文化历史悠久。《高平县志》记载,公元445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在泫氏县观赏一棵连理树,如今的高平北苏庄村就是这棵连理树的所在地。

  几年前,北苏庄村虽古建筑林立,但鲜有人知。而今,随着喜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精心布局,这里的古村落已经“活”起来了,“火”起来的势头也在蔓延。

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喜镇苏庄景区入口。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喜文化品牌,北苏庄村打造了喜镇苏庄景区,不仅实现了古村落的有效保护与经济的蓬勃发展,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古村落演绎三晋喜文化

  在太行山下,有一个被喜文化浸润千年的地方——喜镇苏庄。11月15日,“万里山河路”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调研团走进晋城,看到入夜的苏庄红灯高挂、红绸飘扬、红楹联相映,“人生四大喜”洋溢其间,喜庆氛围十分浓厚。

  北苏庄村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院落24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北苏庄村采取“国企+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国有资本进行古院落的租赁与修缮。通过修旧如旧、活化利用,北苏庄村将24座明清宫院落的风貌得以重现。

  与此同时,北苏庄村深挖传统“喜”文化,建设“喜”结连理、以“喜”为媒的大型活态中国传统婚庆体验馆和特色康养文旅庄园,“喜镇苏庄”景区便由此而来。

  高平市国投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赵伟11月15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没有开发保护之前,这些古院落大部分有坍塌,多数没人住,房顶、院子长草更是常见。

  “我们属于古村落,这种开发既是经济上的效益收获,也是一种保护。”赵伟说,保护古村落,并非围起来就能保护,而是要开发利用,先让它生存,再让它活起来,进而火起来。

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夜晚的喜镇苏庄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如今,走进喜镇苏庄,古街、古道、古院落相得益彰,让游客一下子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

  讲解员介绍,景区不仅在古院落硬件上下了功夫,更在软件服务上做到了极致,从交友、恋爱到领结婚证、办婚礼、吃喜宴、入洞房,这里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以中式传统婚礼服务为例,为新人提供娶亲、开锁、迎亲、嫁女、拦轿、合礼、送房、闹洞房、认亲九大议程。

  而除了喜文化,景区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上党梆子、八音会、高平鼓书等独具特色的高平文化带到游客面前。

  讲解员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文化,感受它们的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高平乃至山西的历史与文化。”

  走出去宣传,引进来游客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喜镇苏庄在做的事。

  赵伟说,这里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的康养文旅产业,但许多年轻人只是听老一辈人提起过传统民俗文化,感受并不深,“让年轻人真正体会过之后,他们会讲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喜镇苏还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了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和消费群体的业态,如咖啡馆、手工艺品店、定制伴手礼店等,让游客们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同时,景区一边前往上海、深圳等地宣传,一边利用自媒体和官方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喜镇苏庄为游客表扬传统出嫁场景。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赵伟介绍,借助高平炎帝灯会、《黑神话·悟空》游戏等热度,高平市和景区积极宣传引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里,“我们的古村落已经‘活’起来了,现在‘火’起来的势头也在蔓延。”

  除了国内游客,也有境外新人来到喜镇苏庄举办自己的人生大事。

  “今年以来,我们承办了几场外国人的婚礼,前几天还有一个法国的女婿娶了我们高平的媳妇,他们的婚礼就在喜镇苏庄办的。”赵伟举例道。

  他说,办婚礼不仅是两个人的事,双方的亲戚朋友也都会来到这里,“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举办一场中国式的传统婚礼。”

喜镇苏庄打造连理树下婚礼,用“喜文化”让古村落活起来火起来

  喜镇苏庄里的婚庆表演。   张锋 图

  澎湃新闻从苏庄景区了解到,在“喜文化+旅游”的新业态推动下,从2023年承办婚礼至今,这里已经举办了150多场婚礼,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增收约2万元,带动了高平婚庆产业发展。

  “苏庄如同珍珠项链一般,这条链体现了喜文化,也发展了文旅康养业态。”对于喜文化的弘扬和喜镇苏庄的业态发展,赵伟踏实且自信地表示,只要把事做好了,做成了,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喜文化、爱上喜文化。(澎湃新闻记者 宋昕倩)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