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来源:澎湃新闻2024-11-15 14:37

  没去过太行山的人,也一定听过“八百里太行”的传奇。

  抗战期间,太行山是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血战的热土。以平型关大捷为代表,千百万英雄的太行儿女,以血肉之躯筑就铜墙铁壁。

  准确来说,太行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从南到北绵延400多公里、宽约100公里的山脉,宽阔到“足以装下半个山西”。太行山也被称为“华夏之脊”,位于山西省域东部,是山西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分界线,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太行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华北平原。

  因此在过去,太行山区交通闭塞,可达性较差,难免给人留下了遥远、偏僻、穷困的刻板印象。而如今,风驰电掣的高铁足以让太行山的风“扑面而来”。尤其是,全长5000多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后将太行山区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红色记忆等“串珠成链”,不仅彻底盘活了“太行文旅”这盘棋,也让老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时候打开宝盒,取出这幅壮美的“太行山居图”了。

  1. 穿越太行寻古意

  坐上高铁,从河南郑州出发,52分钟就到了山西南部城市晋城。

  接近两省交界处时,一个个隧道接踵而至。高铁如巨龙般穿梭于太行山中,游刃有余,一批又一批乘客快速来回于晋豫之间、山里山外。但太行山还是那个太行山。

  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太行山历来并不以高海拔著称,但足够雄浑、险峻。曹操所作《苦寒行》中的第一句便是,“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曾几何时,穿越太行山沟通晋冀豫三地只有八条咽喉通道,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由北向南分布,也历来是重要的军事关隘所在地。

  因此在过去,有太多居住于太行深处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大山。而同样曾经迟迟没有走出太行山的,还有山西的古意。

  正所谓,“地上文物看山西”,此话不假。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有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超500座,约占全国的80%,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的晋城、长治;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也都在山西。

  不夸张地说,整个山西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在山西,一不小心就能跨越时空,和文物措手不及地“撞个满怀”。

  就比如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晋城铁佛寺,早年并不对外开放,随着游戏风靡全球并带火了山西古建,铁佛寺开始有序对外开放。过去,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座位于县城街巷,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古旧建筑内,竟有这么多值得细品的精美雕塑。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晋城铁佛寺。  晋城文旅 图

  为什么会这样?

  不得不说,早期闭塞的交通一方面让山西有相对稳定的文化传承,但另一方面也难免让一些文物“落了灰”。另有一组数据显示,山西文物中,“低级别”文物占比达90%以上。也就是说,大量文物在日常管理、活化利用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因此,当《黑神话·悟空》彻底掀开山西古建的神秘面纱后,大量游客涌入山西各地打卡,带去巨额流量的同时,也让一些原生态文化遗产所在地多少有些应接不暇。

  怎么办?

  显然,当下的山西早已不甘“待字闺中”。而总长度达1.3万公里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正是山西送给全国游客的“嫁妆”。

  2.“珍珠变项链”,巧妙“转起来”

  具体而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分别为太行、黄河、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于2018年正式启动建设,2024年10月全部实现贯通。

  一号旅游公路的分布,是根据山西的地理特征进行规划设计的。山西东有巍巍太行,西为黄河天堑,北跨绵绵长城,共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围合式边界”。

  过去,这是天然的边界,但也是天然的阻碍,既阻碍了与外部的沟通,也让内部的联系被长期忽视。事实上,这三大“顶流IP”沿途的景观、古建可谓不计其数,而且不少尚未被发掘,发展文旅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力。

  因此,以公路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域旅游交通网体系,实现“珍珠变项链”,促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堪称一步跨越式发展的“妙棋”。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晋城文旅 图

  一方面,这是一步“大棋”,包含主线、支线、特色线路在内的三条旅游一号公路整体覆盖全省11个市113个县(市、区)5630个乡村,可以将全省各级道路进行有效串联,补齐山西,尤其是省界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交通短板;另一方面,这更是一步“活棋”,能同时唤醒沉睡于乡野深处的山水风光、人文遗产,531处国保建筑、779处省保建筑,390个A级及以上景区均在一号旅游公路覆盖范围内。

  地图上看,三条旅游公路恰好给山西省域版图镶了个“金边”。这圈“金边”又好似命运的齿轮,让山西“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开始转动起来。

  3. 变化发生

  2023年,也就是提前一年实现贯通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正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穿梭于太行山间,呈南北走向,主线贯穿忻州、阳泉、晋中、长治和晋城五市太行山片区。

  太行山,正因路而美。

  沿着一号公路驾车前往王莽岭景区,沿途郁郁葱葱,到了山顶则是云海翻腾的壮美景象。无论是山脚还是山顶,空气微凉,沁人心脾。顺手查了一下,去年晋城PM2.5平均浓度为34.7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达历史最佳,和沿海的长三角地区几乎持平。这还是人们刻板印象中那个因煤而兴的“灰色山西”吗?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晋城太行山王莽岭景区。 晋城文旅 图

  如果想喝点热水、歇歇脚,也有相应的去处。为突出旅游功能,一号公路在建设时还因地制宜建了多个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低空游起降点,并同步完善了充电桩、5G基站、标志标识等服务设施,既出片,又实用。

  走进晋城高平市釜山村,整洁平整的道路,青砖灰瓦的村居,碧波荡漾的水库,还有内饰不输五星级酒店的“釜山乡村客栈”……很难想象,仅仅四五年前,釜山村还是个脏乱、破败的凋敝村。

  2021年,以一号公路建设为契机,釜山村首先开启人居环境整治,“在我们村里走走,闻不到什么臭味了吧?我们和高平市农投集团合作,村企共建,完成了村庄的改厕、改水、改污工作,对各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才说。

  太行山,正因路而兴。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晋城皇城相府。   晋城市委网信办 供图

  皇城相府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因康熙皇帝两次驾临而得名,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住宅建筑群。其中,高三十多米的河山楼雄伟险峻,建于明朝末期,可同时容纳八百余村民避难。尽管不是周末,景区内依然人头攒动。

  目前,晋城境内有太行古堡117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古堡环线串起了以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古堡群,让古堡游从分散到集中,提升了游客的兴趣度和体验感,也进一步擦亮了“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之招牌。

  长治平顺县黑虎村内,不少村民忙着分拣和打包优质党参。黑虎村是“党参之王”潞党参的产地,村民长期靠种党参、卖党参过日子。但此前,由于交通不便,黑虎村的党参销售物流不够通畅,也卖不出好价钱。

  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黑虎村党参销售走上了“快车道”,好几万亩的高标准党参种植基地也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游客前来参观,村内的潞党参展销馆内总是人来人往,颇有些人气。路通了,思路和心气也通了,货出去了,人进来了。

  晋城陵川县松庙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植被覆盖率达80%,堪称“天然氧吧”,但过去只是个交通闭塞的贫困村,村集体收入接近为零。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将松庙的“康养基因”瞬间激活。当下的松庙村,通过将破旧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统一回收,以及改造、新建等方式,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发掘睡眠业态,打出了“睡眠小镇·康养松庙”品牌。

  而且,松庙并不是说说而已,他们会邀请祖籍松庙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红星,每月回村一次,为住在松庙的游客诊疗,或远程进行会诊。另外,村里高标准打造了木结构餐厅、汤药浴池、康养健身步道、健身骑行道、滑草场等康养配套设施或项目,还与陵川县中医药合作,提供针灸、拔罐等服务。每逢重要节假日,这个昔日的“空心村”每天接待游客量过万,“一床难求”。

  长尾效应明显的“赛事经济”也开始起势。2024年8月,首届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国际越野车巡游及集结赛太行赛段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蟒河驿站开赛;9月,首届环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赛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高平站鸣枪……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晋城釜山村。   高平市府 图

  太行山,正因路而富。

  釜山村过去人均年收入一万元出头,但现在已接近25000元。“我们村里现在没有闲人。”陈文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村里持续深度培育以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古村民宿、果蔬采摘等为主的文旅康养业态,打造晋城市高端乡村文旅康养示范区。

  游客来了,村民不出村就能挣到钱了。

  “一号公路是老百姓的致富路,我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这句话,陈文才在采访中先后说了三遍。

  晋城太行一号乡村振兴示范带,连接着全市90%的景区景点,连通着全市90%的发展薄弱地区,联系着全市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

  有数据显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后,沿线生态农业、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康养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吸引2000余万人次观光旅游,带动8.1万人返乡创业就业,50余万人实现致富增收。

  桌面上的“棋局”,已成发展的好局。

  4. 还有多少惊喜

  更令人惊讶的是,谁也不知道,巍巍太行还藏了多少“后手”。

  距离晋城市区不远的司徒村,早年是个“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的“荒村”,后来通过兴办饮料厂、编织袋厂成功发家。2010年,司徒村启动司徒小镇项目,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一点一点将司徒小镇打造成为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区和五千年老山西民俗文化体验地。

  事实证明,“无中生有”的司徒小镇一直在按照当年的设想前进,现已建成三座山西民俗体验馆,同时还建有六尺巷、驿后古街、非遗民俗街三条文化特色街区,以及动物园、开心农场等休闲娱乐设施,闻名三晋大地。

  但真正让司徒小镇“出圈”的,是非遗项目“打铁花”。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司徒小镇“打铁花”。  晋城文旅 图

  “打铁花”是流传于晋豫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演出中,打铁匠人舞动着1600多摄氏度的高温铁水,一挥臂,冲天的铁花四处飞溅,璀璨夺目,其场景之震撼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2015年春节期间,司徒小镇首次举办民俗文化节,并推出了“打铁花”表演,受到一致好评。进入社交媒体时代,“打铁花”表演持续获得裂变式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游客到司徒小镇一探究竟。

  事实上,“打铁花”在晋城当地并不稀奇,是老一辈打铁匠人的集体记忆。“当年我们在琢磨新增文旅项目时,有村里的老师傅灵机一动,干脆就‘打铁花’给游客看吧,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司徒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老手艺从墙脚里拿出来亮亮相,就成了“超级流量文旅项目”。宝藏山西,太行山下,究竟还有多少宝贝“瞒”着我们?

  不用着急,一幅新时代的“太行山居图”,正徐徐展开。(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理解山西丨“太行山居图”,再也藏不住

  设计:祝碧晨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