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来源:黄河新闻网2024-07-02 11:17

  最近几天,小编来晋城出差,刚登上相府城墙想要一览古建风华,就听到旁边一声疑问:“妈妈,屋顶上是怪兽吗?”小编刚想纠正,却突然记不起来这些“怪兽”的名字了,正心烦意乱的时候,同事打断了我的思绪:“瞧你那五脊六兽的样儿,又心烦啥呢?”

  对了!听着这句泽州方言小编醍醐灌顶,这可不就是我们山西古建屋顶上的守护神——五脊六兽嘛!

  “五脊”很清楚,“六兽”不好说

  五脊六兽是个啥?

  其实,五脊就是我国庑殿式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形式,指的是一条正脊和由正脊分散出的四条垂脊。

  图为庑殿式建筑示意图。

  但是六兽具体是哪六只,古书中暂无明确说明。

  在山西,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正脊两端的两只吻兽或望兽,再加上四条垂脊尾端的各一只走兽,合并起来为六兽;另一种说法则是指装饰在屋脊上的一排整齐的神兽统称为六兽,具体为一只吻兽和五只走兽,分别为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谁说这是怪兽,这明明是“祥ray”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完整的走兽共有十只,山西古建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则是上文提到的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图为全套走兽。

  别看这些走兽形态怪异,它们一个个可都不是等闲之辈,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样样精通,不管是塞北佛塔,晋中大院,还是河东庙堂,都有其守护家宅的身影,是古人眼中当之无愧的中华瑞兽。

  护宅各有招,这些家伙本事不小

  “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在山西的众多古建中,最被人们熟知的当属“吻兽”。因其张嘴吞脊的形象,也被百姓称为“吞脊兽”。古人将吻兽放置在屋檐正脊的两端,希望吻兽能够防水避火,保佑宅子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脊吻兽。

  图为晋城青莲寺吻兽。

  图为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鸱吻。

  和吻兽向屋脊正脊两端向内吞的造型不同,望兽的兽头从屋脊两端向外望,故而称之为望兽。望兽常被用于城墙、钟楼、铺房等地,寓意镇邪消灾,保佑平安。

  民间的望兽制式自明代起就相对多样了,山西的这些大院,望兽的样式更是囊括了民间大多流行制式:

  图为晋中王家大院屋顶,基本上处处都有望兽。

  图为运城李家大院屋顶,置有北方少见的五尾望兽。

  不过也有一些院落为了回避皇家图腾,用祥云纹来取代望兽龙头,主打一个低调行事,比如乔家大院:

  图为晋中乔家大院云纹望兽。

  走兽也叫蹲兽或跑兽,常驻扎在屋檐垂脊之上。垂脊上的走兽越多,就代表着房屋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越高。

  如果你曾经仔细观察过山西各类建筑屋檐上的走兽,就一定会看到,在垂脊尾端有一个骑兽样式的人物形象,这就是“骑凤仙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檐走兽,最左为骑凤仙人。

  骑凤仙人不属于走兽,之所以位列走兽之前、屋檐末梢,是受到了当时年代民间传说的影响。一说是警戒权贵之人贪心不足就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一说是寓意遇事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图为忻州五台山上的脊兽,垂脊最末端为骑凤仙人。

  “狻猊(suān ní)”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据说能够镇宅辟邪。传说中“狻猊”日行五百里,喜烟好坐,故而山西古寺香炉上大多装饰有“狻猊”,寓意护佑平安、带来祥瑞。

  图为太原崇善寺香炉,香炉脚即为狻猊。

  “斗牛”形象牛角龙身,背上有鳍,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虬螭,也是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它是勤劳和财富的象征,也有镇邪护宅的寓意。

  图为忻州五台山寺庙屋檐上的走兽,最外端为斗牛。

  接下来的这只神兽,就算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一定在互联网上见过它:

  这座神兽来自山西晋中,因为委委屈屈的表情受到了很多网友喜爱。别看它正面像个嘤嘤怪,其实人家的正体可是如假包换的猛兽—— “獬豸(xiè zhì)”。

  图为清朝末年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当时太原水西门外拍下的明代獬豸铁像,如今陈列于太原纯阳宫中。

  它是一种独角神兽,代表着公正无私,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正因其有这种代表特征,古代司法官员服饰上常绘有“獬豸”图案。据文献记载,秦朝时期,御史以“獬豸冠”为饰;汉朝时,廷尉、御史等监察或司法官员都戴“獬豸冠”。

  图为獬豸冠。

  “凤”是我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尊贵与祥瑞的化身。古人将凤凰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战乱年代,山西不少官宦大院在屋脊上安置了凤兽,以此祈求天下太平。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内城脊兽,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为避战乱而建。右三为凤兽。

  “狎(xiá)鱼”也叫“押鱼”,声通“下雨”,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海中异兽,因其有兴云作雨的能力故得名。人们将其安置在屋脊上,祈求降雨解旱、防火避灾。

  官方形象为狮头龙身,但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走兽做区分,狎鱼在山西部分地区变体为倒吊鱼形。

  图为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狎鱼。

  经过几百年的斗转星移,这些神兽的神韵并未削减半分。它们默默屹立在屋脊之上,以沉默而威严的姿态见证着山西古建的荣光。迎送八方来客,见证岁时更迭,这些精致实用的神兽们端坐檐角,不仅为山西醇厚的古建文化增添了一分美感,也让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传承。(孙宇佳)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 第138届广交会闭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