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来源:黄河新闻网2024-07-02 11:17

  最近几天,小编来晋城出差,刚登上相府城墙想要一览古建风华,就听到旁边一声疑问:“妈妈,屋顶上是怪兽吗?”小编刚想纠正,却突然记不起来这些“怪兽”的名字了,正心烦意乱的时候,同事打断了我的思绪:“瞧你那五脊六兽的样儿,又心烦啥呢?”

  对了!听着这句泽州方言小编醍醐灌顶,这可不就是我们山西古建屋顶上的守护神——五脊六兽嘛!

  “五脊”很清楚,“六兽”不好说

  五脊六兽是个啥?

  其实,五脊就是我国庑殿式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形式,指的是一条正脊和由正脊分散出的四条垂脊。

  图为庑殿式建筑示意图。

  但是六兽具体是哪六只,古书中暂无明确说明。

  在山西,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正脊两端的两只吻兽或望兽,再加上四条垂脊尾端的各一只走兽,合并起来为六兽;另一种说法则是指装饰在屋脊上的一排整齐的神兽统称为六兽,具体为一只吻兽和五只走兽,分别为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谁说这是怪兽,这明明是“祥ray”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完整的走兽共有十只,山西古建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则是上文提到的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图为全套走兽。

  别看这些走兽形态怪异,它们一个个可都不是等闲之辈,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样样精通,不管是塞北佛塔,晋中大院,还是河东庙堂,都有其守护家宅的身影,是古人眼中当之无愧的中华瑞兽。

  护宅各有招,这些家伙本事不小

  “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在山西的众多古建中,最被人们熟知的当属“吻兽”。因其张嘴吞脊的形象,也被百姓称为“吞脊兽”。古人将吻兽放置在屋檐正脊的两端,希望吻兽能够防水避火,保佑宅子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脊吻兽。

  图为晋城青莲寺吻兽。

  图为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鸱吻。

  和吻兽向屋脊正脊两端向内吞的造型不同,望兽的兽头从屋脊两端向外望,故而称之为望兽。望兽常被用于城墙、钟楼、铺房等地,寓意镇邪消灾,保佑平安。

  民间的望兽制式自明代起就相对多样了,山西的这些大院,望兽的样式更是囊括了民间大多流行制式:

  图为晋中王家大院屋顶,基本上处处都有望兽。

  图为运城李家大院屋顶,置有北方少见的五尾望兽。

  不过也有一些院落为了回避皇家图腾,用祥云纹来取代望兽龙头,主打一个低调行事,比如乔家大院:

  图为晋中乔家大院云纹望兽。

  走兽也叫蹲兽或跑兽,常驻扎在屋檐垂脊之上。垂脊上的走兽越多,就代表着房屋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越高。

  如果你曾经仔细观察过山西各类建筑屋檐上的走兽,就一定会看到,在垂脊尾端有一个骑兽样式的人物形象,这就是“骑凤仙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檐走兽,最左为骑凤仙人。

  骑凤仙人不属于走兽,之所以位列走兽之前、屋檐末梢,是受到了当时年代民间传说的影响。一说是警戒权贵之人贪心不足就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一说是寓意遇事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图为忻州五台山上的脊兽,垂脊最末端为骑凤仙人。

  “狻猊(suān ní)”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据说能够镇宅辟邪。传说中“狻猊”日行五百里,喜烟好坐,故而山西古寺香炉上大多装饰有“狻猊”,寓意护佑平安、带来祥瑞。

  图为太原崇善寺香炉,香炉脚即为狻猊。

  “斗牛”形象牛角龙身,背上有鳍,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虬螭,也是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它是勤劳和财富的象征,也有镇邪护宅的寓意。

  图为忻州五台山寺庙屋檐上的走兽,最外端为斗牛。

  接下来的这只神兽,就算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一定在互联网上见过它:

  这座神兽来自山西晋中,因为委委屈屈的表情受到了很多网友喜爱。别看它正面像个嘤嘤怪,其实人家的正体可是如假包换的猛兽—— “獬豸(xiè zhì)”。

  图为清朝末年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当时太原水西门外拍下的明代獬豸铁像,如今陈列于太原纯阳宫中。

  它是一种独角神兽,代表着公正无私,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正因其有这种代表特征,古代司法官员服饰上常绘有“獬豸”图案。据文献记载,秦朝时期,御史以“獬豸冠”为饰;汉朝时,廷尉、御史等监察或司法官员都戴“獬豸冠”。

  图为獬豸冠。

  “凤”是我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尊贵与祥瑞的化身。古人将凤凰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战乱年代,山西不少官宦大院在屋脊上安置了凤兽,以此祈求天下太平。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内城脊兽,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为避战乱而建。右三为凤兽。

  “狎(xiá)鱼”也叫“押鱼”,声通“下雨”,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海中异兽,因其有兴云作雨的能力故得名。人们将其安置在屋脊上,祈求降雨解旱、防火避灾。

  官方形象为狮头龙身,但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走兽做区分,狎鱼在山西部分地区变体为倒吊鱼形。

  图为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狎鱼。

  经过几百年的斗转星移,这些神兽的神韵并未削减半分。它们默默屹立在屋脊之上,以沉默而威严的姿态见证着山西古建的荣光。迎送八方来客,见证岁时更迭,这些精致实用的神兽们端坐檐角,不仅为山西醇厚的古建文化增添了一分美感,也让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传承。(孙宇佳)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