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来源:人民网2023-10-08 15:18

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山西振东集团成立30周年活动现场。

  三十载芳华氤氲,三十载风雨兼程。

  10月1日,举国同庆之时,振东科技园花团锦簇、旌旗飘扬,爱国主题红歌轮番上演……振东集团迎来成立30周年纪念日。

  振东,这个响亮的名字,源自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安平的家乡“东和”村,寓意振兴家乡,回报社会。自此,“振东”成了振东人的名字,也成了振东人的目标,更成了振东人的追求。

  1993年10月1日,振东集团正式成立,从加油站起家,七年时间做到了全国民营行业前列。2000年,振东集团二次创业,转型进入制药领域,8年打造了山西省首个创业板上市公司。

  数易春秋,韶华匆匆;卅载耕耘,硕果累累。如今,振东已成长为业务涵盖“中西制药、保健功能食品、健康护理用品、中药材种植”4大板块,拥有8大工业企业、3大研发平台、32家子公司、6000多名员工的健康产业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振东集团举行爱国歌曲比赛。

  严控产品质量 维护品牌声誉

  走进振东集团片剂车间,入眼的是高度自动化生产线。这个年产量100亿片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

  “净制、粉碎、配料、提取、浓缩、制粒、烘干、压片、包装等所有工序都由电脑操作完成,减少了人员的参与,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振东集团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介绍。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其管理不是质保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涵盖了供应链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振东集团坚持“丝缕求细,点滴求精”的质量理念,建立了由研发、生产、营销三大体系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监测和管理。

  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振东遇到过不少问题,比如药材的连作障碍。通过朱有勇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与中药材公司基地人员模仿三七生长最适合的温度、光照条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条件,振东形成了一套克服连作障碍的人工仿生技术,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除了前期的种植培育,中药质量与后期的储存条件也息息相关。为此,振东特意建立了多种药物储藏库,例如强挥发性药材的密封库、含糖量高药材的阴凉库、易霉变药材的冷冻库和普通药材的常温库等,根据药材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存储,从而解决了中药材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连翘作为我们的主打产品,已经多年单品种销售全国第一,加工环节我们自主研发了全国最大的连翘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保障有效成分不流失,做到全过程可追溯,提高品质、保障质量。”振东中药材公司总经理李雅妮介绍,“长治市中药材质量检测公共服务中心就设立在振东中药材公司。”

  为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质量安全保障,振东集团自主研发创建了中药材全程可追溯系统。客户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环节中的详实数据,确保了产品整个过程的透明化、标准化。

  加速科研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今年2月,2022年(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出炉”,振东制药技术中心位列其中,是山西省2022年唯一通过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从振东集团长治科技中心,到振东集团北京研究院,再到振东集团位于澳洲的中—澳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一家企业集聚着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18个省级研发平台,科技助力下的振东无疑是迅猛发展的行业黑马,在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链上,实现了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覆盖。

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振东科技中心高效液相实验室。

  作为现代中医药企业,振东在深挖传统中医文化技艺精髓的同时,积极追求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将传统医药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力量相结合。自上市以来,振东持续开展基础、药学、临床研究100余项,研发投入近2.43亿元,发表研究论文1400余篇,SCI论文77篇,合计影响因子318.95,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荣誉。

  发展战略上,振东集团更是提出了“科研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中医药国际化三部曲,将科研国际化的重点放在“制定质量标准、分析作用机理、积累临床效果”三方面。如今,振东集团在6个国家完成了中成药产品的注册。

  “未来,振东研发团队将继续聚焦中药肿瘤、皮肤、泌尿、消化四大领域,依托产品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并拓展相关生产线,在开放国外市场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应品种的科研配套工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夯实基础。”振东集团研发总裁游蓉丽说。

  践行社会责任 倾情回报桑梓

  眼下,位于平顺县城的振东集团连翘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昼夜不停,每天加工量都在30吨以上。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境内群山阻隔、沟壑纵横。这里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拥有如连翘、党参、黄芩等多种道地中药材。然而,在大山围绕的封闭环境下,平顺县经济长期不发达,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长治市贫困发生率最大、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

  出于对家乡的惦念和牵挂,李安平在选择结对帮扶主战场时,定下了啃平顺县这块“硬骨头”。2005年,李安平尝试在平顺种植中药材帮助当地农户,从2013年开始,他带领振东上千名员工投入中药材产业扶贫中,扎根乡村,创新模式,科技赋能,志智双扶,帮助农户脱贫增收。

  2013年,振东投资5.5亿元,在平顺县打造50万亩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实现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现代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党参、连翘、黄芩、黄芪、柴胡为主的多品种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以“政府+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以种、产、储、购、销全方位的产业链条,成为促进平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

  2017年,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2019年,李安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振东集团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山西振东:三十而“励” 从“新”出发

振东集团党参(GAP)示范基地。

  如今,振东已经在全国6个省和全省19个县推广种植中药材,基地面积达106.9万亩,带动30万农民稳定增收。 振东,成为了农民的好朋友;振东,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而李安平本人,也实现了他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在行业里,他们走出去与世界共鸣;在生活中,他们主动担当,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苍生。被群众所成就的,也要回到群众中去——

  振东成立了全国民营企业唯一的扶贫办,法定了针对考上大学而上不起的贫困大学生的“助学日”,已举办25年;确立了针对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的“冬助日”,已举办22年;成立了针对全国大病特困患者或因特殊事件受伤害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中华仁爱天使基金”,已坚持17年;在非典疫情、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冠疫情等灾难面前,振东从未缺席。截至目前,振东在公益慈善上累计投入8.45亿元。

  古人云:三十而立。

  “我说三十而‘励’,勉励之‘励’,意味企业昨天已载入史册,明天辉煌将由我们亲手创造,而今天我们要激励自我,淬励人才,策励全员,保持激情,从‘新’出发!”李安平掷地有声。

  再出发,但初心不变。振东将始终践行“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核心价值理念,勇担责任,护航人民健康。不负历史,不负时代。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