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到2025年,太原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时政要闻 > 正文

到2025年,太原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来源:山西晚报2023-03-17 14:37

  原标题:太原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实施方案》印发,到2025年——

  建设一批一万平方米以上小型公园绿地、建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继续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近日,太原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多项任务,构建城镇绿色生态网络新格局,努力建设美丽太原,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到2025年,太原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城市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2公里;三县一市实现国家园林县城零的突破!

  逐步实现“百园之城”

  太原市坚持以乔木为主体,强化乔、灌、花、草、藤、地被合理搭配和乡土适生植物运用,结合地域、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高品质园林。

  加快城市公园分级分类体系建设,到2025年,太原市初步构建以郊野公园(至少建有1-2个郊野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为主,大中小级配合理、特色鲜明、种类多样、分布均衡的公园体系,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按规划建设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雁丘文化园等一批园林绿化重点工程,适时启动晋阳湖公园(二期)、海洋公园、北齐文化公园、吉祥园、太白铁路遗址公园、汾西公园、杏花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项目。

  建设一批一万平方米以上小型公园绿地,逐步实现“百园之城”。

  结合道路、轨道交通、老城区改造等,按照城六区每年新建不少于5个街头游园的标准,继续加大街头游园和绿地建设力度。原则上旧城改造腾出的小于1公顷的土地,宜全部建成“口袋公园”;提倡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四分之一”法则,至少在一个拐角建设街头绿地。

  开展星级公园创建活动,提升公园品质,完善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加大儿童游乐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力度,实现“全龄友好”。

  建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

  探索城镇绿色空间为主导的综合空间复合利用,谋划建设一批主题游园、遗址公园,加强中心区、老城区、闲置工矿企业厂区等区域绿地建设和改造提升。

  以“微更新”“绣花”“织补”方式,利用城镇废弃地、空地等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因地制宜建设居民身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绿色驿站,实现“推窗见绿、步行入园”;主次干道临街实体墙全部改为透景墙;临街违章建筑、临时建筑拆除后一般应建设为绿地,做到应绿尽绿、黄土不露天。

  新建道路,在分车带和人行道栽种双排乡土冠大荫浓乔木,打造林荫道路。现有不达标道路,因地制宜开展增加行道树池宽度,提倡连体树池、行道树补栽补种,消除行道树空白段,在路侧绿地边缘增加二排行道树,对不具备条件地段增砌树台和摆放花箱栽植小乔木等手段,确保达标。

  适时开展高铁高速沿线综合整治绿化美化专项行动,提升沿线景观。对城市出入口和通道绿化进行提质,打造亮丽风景线。以公共露天停车场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将全市具备条件的停车场改造为生态林荫停车场。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绿道,连通山水林田湖草和各类绿地、重要历史人文节点,逐步建成市级、区级和社区三级相互连通、覆盖城乡的绿道体系。

  继续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

  新建单位、居住区防止植物高密度堆砌的装饰型绿地倾向,给植物留足后续生长空间,凸显实用功能,注重小区林荫路建设。

  利用“互联网+”新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认种认养城镇树木、提供技术服务、认建认管或出资捐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绿色驿站等园林公益事业。开展最美“口袋公园”、最美林荫道、最美绿道、最美驿站评选,提高公众的参与感。

  推广海绵型绿地理念,推进园林绿地与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通过新建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小微湿地等,提升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在现有绿地合理调整、增加彩叶、开花树种,形成季相分明、层林尽染的自然景观。按照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明晰类别、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花的原则,大幅增加月季、花卉、花灌木栽植数量,继续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

  打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营造宜业宜居优良环境,增进城乡居民福祉。(记者 薛建英 实习生 闫瑞瑶)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