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企业“走出去”常常面临跨境合规风险高、争议解决难、涉外法律服务适配难等突出痛点。近日,记者走进上海青浦、杨浦两区,实地探访各区以精准化服务供给破解涉外法治难题的实践探索,护航企业出海无忧。
在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持续滋养下,位于上海青浦区盈港东路666号新虹桥中心的虹桥 “跨境电商+产业带”先行区,正以“法治护航+生态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成为长三角企业参与全球贸易的“安全港”与“加速器”。如今的进博会,早已从“买全球”升级为“卖全球”的重要窗口,但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国际规则认知鸿沟、专业服务供给不足、争议解决不畅等痛点,制约着出海步伐。

“中小企业找涉外律师难、成本高,以前遇到问题往往求助无门。现在有了法律服务联络点,专业律师上门‘体检’,多语种合同审查、国际仲裁支持一键直达,企业出海更有底气了。”青浦区白鹤镇党委副书记王维维介绍。先行区联合市、区司法部门整合复合型法治人才库,专门设立跨境电商法律服务联络点,通过“法律风险评估表”,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潜在风险。
“一款新品从设计到上架仅30天,若因知识产权问题被投诉下架,损失远超律师费,但临时找律师又来不及。”某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不少跨境电商的心声。如今,先行区共建的“跨境电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提供英语、德语、法语等10余种语言的合同审查、海外商标注册公证、跨境争议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将传统法律服务72小时的响应周期压缩至即时响应,精准匹配跨境电商“小单快反”的时效需求。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新增4 家跨境电商主体,其中30%为首次“出海”企业,企业出海正跑出加速度。
为满足企业从孵化、成长到出海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杨浦区则以“一站式+定制化”法律服务新体系全程陪伴企业成长,尤其在海事海商等特色领域形成服务优势。针对平台经济和园区企业核心诉求,该区整合律师、调解、公证、法援等多元资源,为“湾谷”“创谷”法治中心及 8 个园区工作站配齐一站式、综合式法律服务;在长阳创谷、湾谷科技园区建成的法治服务中心,统筹职能部门资源配置40余项法治功能,创新推出法治“首席服务员”“驻点专员”机制,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涉外维权、争议介入等一揽子服务。
“不管是海事海商相关业务,还是企业出海后的各类法律需求,司法局都会通过专门平台搭建企业与律所的对接桥梁,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和管理建议,助力企业‘走出去’。”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平介绍。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