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你见过月球的背面吗?7月15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正式开幕,观众能和带着大气层烧灼痕迹的嫦娥五号返回器自拍,还能近距离观赏2024年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本。这场展览像一部立体史书,记录着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后,沿着“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走出的高质量探索之路。
展厅里藏着不少“明星展品”:头顶上方的嫦娥五号降落伞像朵巨型白莲花,下面放置的则是嫦娥五号返回器,这两个展品属于珍贵的实物展品。在返回器上可以清晰看到一侧的表层被大气层烧蚀的痕迹,露出褐色蜂窝状的保护层,正是这个返回器带着月壤样品从月球穿越回地球。
另一侧,用玄武岩矿做的国旗确保其在月面永不褪色,可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还有嫦娥五号月壤纤维,细得像头发丝,不仅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增强体,还可以用于制备柔性展开结构,对突破月球基地建设面临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载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作为探月工程20年巡展的重要一站,此次展览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联合主办,此前已在国家博物馆、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等地圈粉无数。“接下来两个月,航天工程师会来开科普讲座,带大家解锁更多月球秘密。”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公司总经理夏海东透露。
(月球正背面样品对比展示)
中国探月工程长期战略伙伴光明乳业将“探月精神”与“公益初心”紧密相连,特别邀请青聪泉学校的“星星的孩子”作为首批观众看展。现场,孩子们的画作变成了公益数字资产,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也能“触摸月亮”。光明乳业党委副书记、总裁贲敏表示:“我们希望每一次科普活动都成为孩子们认知世界的窗口,每一次公益行动都能像月球反射阳光,把温暖传递到更需要的地方。”
沪小明工作室
审稿人:颜维琦
编校:魏娜 华亭
视频拍摄、剪辑: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