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书页翻动间,文明在对话。5月24日,“星丛——中西典籍互鉴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启幕。作为朵云轩12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览汇集110余种中西珍贵典籍原件,串起东西方跨越千年的思想碰撞与艺术共鸣。
走进展厅,中国古代书籍从简策装、卷轴装到线装书的演变史,与西方从莎草纸卷轴到古登堡印刷术的发展脉络隔空“对话”。以最具盛名的《鲁拜集》为例,自19世纪中叶以来,《鲁拜集》在欧美地区掀起“鲁拜集狂热风潮”,同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装帧版本。从珠宝镶嵌到名家彩绘,尽显西方对书籍艺术的极致追求。
展览中,《西厢记图册》的中西版本对话颇具看点。原版为明崇祯十三年吴兴闵寓五氏刊印的 “寓五本” 套色孤本,现藏于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1977年经该馆影印发行。朵云轩自1900年传承木版水印技艺,1980年代末以科隆影印版为底本,经三年打磨,于1990年以传统技艺复刻《明刻套色<西厢记>图册》,限量300册,精准还原原版神采。此次两个版本首次同框,既展现中国文化的海外流布,也见证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与中西文化互通。
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三版、第四版及澳洲版原件,与严复译著《社会通诠》珍贵手稿原件首次共同亮相。泛黄纸页上“适者生存”的中西文批注,清晰勾勒出19世纪末科学思想如何通过书籍载体在中国掀起启蒙浪潮。
本次展览采取预约参观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至6月15日。期间还将开展亲子阅读、文化讲座等活动,邀市民透过典籍,感受文明互鉴的深厚底蕴。
沪小明工作室
审稿人:颜维琦
编校:魏娜 华亭
视频剪辑:魏娜
图片提供:朵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