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实现SAF商业航班首航,将机上用品更换为可降解材质……近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记者从中国东航获悉,“十三五”期间东航减碳200万吨,“十四五”以来,东航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2024年实现节油2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04万吨。中国东航以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航空运输减碳路径。
记者了解到,在运行管理层面,东航构建多维度绿色飞行体系。例如在飞行环节推广单发滑行、航线优化等技术,降低燃油消耗;机上服务领域全面替换53种可降解用品,覆盖90%服务场景,并牵头制定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标准;物流环节推进仓储智能化升级,通过电动车辆、循环托盘等举措减少碳排放。
科技创新也成为东航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引进新一代节能机型、推进飞机减重设计,2024年为142架飞机减重22.39吨;自主研发26个型号新能源特种车辆,实现场内设备国产化;办公场所推广光伏发电,年发电量超170万度。作为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先行者,东航自2013年首飞生物航油后持续突破,2024年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SAF商业飞行,并在欧盟航线加注2% SAF掺混燃油,实现“厨余垃圾”向航空燃料的转化。
在碳市场建设中,东航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参与国际与地方碳交易的企业,2024年购买37.9万吨上海市碳配额完成履约,连续11年践行属地减排责任。通过参股投资、国际碳汇合作等方式,东航构建多层次碳资产管理体系,推动全球碳市场互联互通。
在旅客服务方面,东航创新打造“智慧飞行,绿动东方”专区,整合电子发票、碳排放计算器等低碳服务,推出“轻飞享”产品。2024年超17.7万名旅客通过绿色出行获取积分奖励,10班“可持续飞行”主题航班让公众从绿色飞行的“见证者”变为“参与者”。此外,东航联合企业打造中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项目,获颁首张“碳中和”证书。(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