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中,人工智能成为关键驱动力量。近日,交通银行发布《交通银行“人工智能+”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面布局人工智能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路径,构建金融数智新体系。
《行动方案》以前瞻性思维谋划建设方向,勾勒出数智金融新图景。方案紧密承接交通银行金融科技“十四五”规划与数字金融行动方案,着力构建“1+1+N”三维一体的人工智能框架体系。即打造1个AI能力整合平台,形成1套模型治理体系,广泛赋能N个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引擎功效,推动金融服务朝着更普惠、便捷、安全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重点领域,《行动方案》精准发力。AI新基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金融应用的关键支撑,其核心在于算力、算法与数据。交通银行将持续丰富数据来源,提升数据质量并强化数据标注,加大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供给;全力打造绿色智算中心,构建高性能、节能集约的算力底座,实现算力动态调度与能效优化;进一步建强AI能力平台,对算力、算法、数据、运营和服务实施统一管理,为规模化应用筑牢根基。
在推进AI技术应用过程中,交通银行严守安全底线,持续健全AI新治理。秉持“科技向善”的伦理价值观,切实防范AI幻觉、大模型安全漏洞等新技术风险,积极践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同时,严格把控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准入,健全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模型应用价值与风险管控能力。
深化AI新应用方面,《行动方案》目标明确,围绕“控风险、优体验、创价值”,借助“人机协同、大小模型协同”机制,大力推进“AI+”场景建设。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数字生态,增强金融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适配度与普惠性;完善产品营销与服务体系,精准匹配客户与金融产品,提升全渠道客户服务体验;驱动业务流程再造,建设跨系统流程库与可视化分析平台,推动业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建强精准风险防控能力,加速风控从“人防”向“技防”“智控”转变,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赋能员工减负增效,打造办公、研发全流程智能助手和数字员工,有效提升服务质效。
作为金融“国家队”成员,交通银行长期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并提前布局。经过多年深耕,已搭建千卡异构算力集群,构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在反洗钱、反欺诈、客户服务、集中营运等领域收获显著成果。2024年,凭借大小模型协同,成功新增落地100余个应用场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