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奔跑感受苏河新貌——2025上海苏州河半马即将开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用奔跑感受苏河新貌——2025上海苏州河半马即将开赛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3-21 10:54

  3月20日,2025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普陀体育馆举行。今年赛事以“烟火繁花里共享悦活力”为口号,将于3月23日鸣枪开赛。届时,700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不同国家的跑者,将途经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工业文明遗址遗迹和现代化创意建筑群,用奔跑感受苏州河畔的独特魅力。

用奔跑感受苏河新貌——2025上海苏州河半马即将开赛

  (2025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路线图)

  赛事起点位于莫干山路,终点设在半马苏河公园(云岭东路),全程21.0975公里,仅设半程马拉松一个项目。组委会为激励跑者,为男女前六名准备了丰厚奖金:男女前六名将分别获得15000、10000、8000、5000、3000、2000元人民币的奖金。此外,男子前150名、女子前100名还能直通2025上海马拉松。为保障赛事安全,比赛路线各段设有关门时间,限时封闭社会交通,赛道自5公里起每5公里的关门时间分别为7:55、8:40、9:25、10:05,半程马拉松项目整体关门时间为10:15。

  此次赛事预报名人数达29251人,创三年来新高。参赛者来自江苏、浙江等3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上海市民人数最多。此外,还有285位来自德国、美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跑者,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赛事组委会秉持“跑者至上”的理念,提供专业服务保障。赛道沿途设置多处饮水/用水站和能量补给站。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组委会还将在14公里处设置1处冰站,并在8公里、12公里、16公里、18公里和20公里处设置5个喷淋站。参赛包福利丰富,参赛Tee设计清新,完赛奖牌别具匠心,融入苏河元素,尽显赛事特色。3月20日至3月22日,参赛者可前往上海真如环宇城领取参赛包。

用奔跑感受苏河新貌——2025上海苏州河半马即将开赛

  (参赛选手领取参赛包现场 摄影:华亭)

  为增强赛事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冠名商,将在终点设置展位,为参赛选手提供奖牌刻字、完赛成绩合影和金融知识科普等服务。波克城市将儿童公益主题轻画廊搬到现场,展示青少年美术作品,探索游戏的更多价值。洛合体育等合作伙伴也各施所长,为赛事提供能量补给、饮品、运动毛巾等物资支持。

用奔跑感受苏河新貌——2025上海苏州河半马即将开赛

  (普陀区光复西路已布置道旗,赛事氛围浓 摄影:魏娜)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书写活力。事实上,苏河半马自2023年首届举办便备受关注。参赛者沿着苏州河奔跑,感受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已成为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场半程马拉松赛。赛事由上海市体育总会、普陀区人民政府等主办,普陀区体育局等承办,上海市田径协会等协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