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东方卫视焕新 打造更具国际范媒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2025东方卫视焕新 打造更具国际范媒体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0-19 17:00

  10月17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更都市 更综合更国际”为主题,首次发布2025东方卫视焕新计划,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媒体。

  焕新大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提出将秉持“全台办卫视”,积极推动全台优质内容、品牌栏目,加快向东方卫视主频道汇聚;坚定实行“开门办卫视”,与更多社会制作机构共创精品内容,携手内容、商业和国际三大“朋友圈”,聚力打造五个“新”,即精品汇聚的新版面、创意多元的新节目、融合视听的新体验、都市气质的新视觉、青春活力的新面孔,让东方卫视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

  东方卫视在新闻节目上,将重点聚焦财经和科创两个领域实现节目创新。依托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全新推出高端访谈节目《巅峰对话》,邀请财经领域大咖对话他们的大咖朋友圈,追踪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动态,聚焦经济金融热门话题,以专业、高度、见解为标尺,用轻松方式探讨硬核问题,为观众提供有知识、有养分、有引领的高品质但不高冷的财经分析。

  依托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独有资源,全新的科技创新节目《锚点》,紧盯前沿科学的关键锚点,与战略科学家展开深度对话,用融媒体视觉语言通俗呈现科学家对科学热点的思考和解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公众理解前沿科技,提升科学素养。

  2025年,东方卫视将增开纪录片播出栏目和时段,增加精品内容和播出时长,大幅提升纪录片的视听服务能力,增加产品源。

  东方卫视将加强与BBC Studios、Discovery、国家地理等国际知名纪录片创制机构等全方位深入合作,开设海内外共创片。同时,东方卫视将加强海外优秀纪录片精选引进,比如已与BBC达成协议,未来三年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制作的头部纪录片,都将在国内率先由东方卫视首轮播出。下月初,BBC超高清系列纪录片《亚洲》就将在东方卫视与BBC同步进行全球首播。

  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了国际传播中心,聚力打造“ShanghaiEye”(魔都眼)这一核心国际传播视频IP,建强海外新媒体矩阵建设,在Youtube开设24小时城市外语服务直播流。东方卫视将依托“ShanghaiEye”,明年1月起,每周一至周五全新推出15分钟英语电视新闻轻杂志《ShanghaiEye》。

  电视剧和综艺也将呈现出“大制作”与“小而美”相得益彰的特点,更加直播态、更趋都市化、更具国际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通讯员 魏娜)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稳外贸 福建莆田鲍鱼“出海”忙

  • 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