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上海虹口区作协举办第四期“名家访谈”活动。《北外滩文学》杂志副主编张志萍和剧作家、导演、戏剧影视演员曹禹受邀来到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读者面对面,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曹禹是一位戏剧人,剧作家,也是导演和戏剧影视演员、曾编剧、导演大型话剧及小戏小品50余部。代表作有话剧《苍月丹魂》《徐光启》,方言话剧《和和小区那点事儿》,大型音乐舞蹈情景剧《英雄魂少年志》,小戏《爱 拼》《一位干保安的扦脚师傅》等。
“我骨子里就是个戏剧人。”现场,曹禹分享了自己的戏剧观。“生活是戏剧的根,戏剧与生活相互观照,用戏剧的方式探索人心,使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他认为,剧作者要始终坚持艺术创作规律,用积极的、专业的态度创作,从感动自己出发,继而努力达成感染受众的目标。
他坦言,剧作者在面对“命题作文”时往往会碰到一些窘境,“命题作文”都属于“要我写”的范畴,如果剧作者仅仅满足“要我写”,往往就会陷入被动甚至是痛苦的境地,即使成剧,大概率也会仅仅是一部“活报剧”。在创作中,他始终坚持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努力挖掘其中的戏核,用平实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以戏剧的方式完成起承转合,坚守剧作者的专业精神。
现场,另一位访谈嘉宾张志萍系原解放日报《支部生活》主任编辑、“文化·人物”栏目执行编辑,著有散文集《燕鸣集》,报告文学集《海上逐梦——张志萍人物访谈录》,曾获上海作协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二等奖等。
“人物访谈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可谓隔行如隔山,而倾听、理解、用心,是采访者首要的基本功。在内容选择上,如何形成独家,除了充足做好“功课”,还须在文章的视角和思想性上下一番功夫。张志萍讲述了其采访书法兰亭奖获得者、著名书法篆刻家高式熊、国画大家戴敦邦等文化名家的经历。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和先进典型,对事业都怀着满腔热情和不懈追求。”张志萍说,采访和采写这些人物,对自己是一个深刻的启迪和受教育过程。
虹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重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此成立,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作家曾在虹口工作生活。据介绍,为更好赓续城市文脉,今年1月,虹口区作家协会成立,希望打造成为深化交流、增进作家和读者之间联系的平台。今后,将常态化开展访谈活动,激发作家的创作热情和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