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经过一年多的修缮,7月23日,位于上海思南路73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重新对外开放。场景不再设置“一米线”,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奋斗环境。
重新修缮的周公馆。 摄影 魏娜
重新修缮的周公馆由旧址复原区、基本陈列展区、专题展区、开放花园组成。其中,基本陈列展区包括“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设立”“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正义主张”“团结各界人士、壮大爱国民主力量”“中共代表团撤离上海”四个部分,系统展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复原别克车。 摄影 魏娜
“从建筑材料的挑选到施工工艺,我们都严格按照100多年前老房子的样子,进行原汁原味地还原。”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介绍,重新修缮的周公馆能带领游客穿梭回100多年前思南路的那段历史。
记者注意到,修缮后的周公馆首次开放楼前花园,花园的小径能通往旧址,也能够通往周恩来的铜像,以及去专题展厅参观。“花园的开放时间将远远大于纪念馆日常的开放时间,为游客带来历史街区开放式的感受。”薛峰说。
周恩来同志办公室兼卧室。 摄影 魏娜
周恩来穿过的大衣。 摄影 魏娜
此次全新展陈还新增实物展品30余件,展出文物、图片100余件,“周恩来国共和谈时期穿过的大衣”“带有董必武英文签名的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收据”“宋庆龄送给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公处工作人员林仲的红绸缎被面”等珍贵文物首次展出。
“这件呢大衣是周恩来总理1946年至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曾穿过的。”周恩来侄孙女周蓉在现场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当时我父亲在南开大学读书,这件大衣是周总理送给我父亲的,也成了他在南开大学期间冬天御寒的主要外衣。”
复原的场景。 摄影 魏娜
茶几上的绿豆糕、暖水瓶,办公桌上的大前门香烟……走入周公馆的房间,记者仿佛能感受到周恩来总理在这里生活过的气息。院子内,一台复原的周总理当时乘坐的别克车也可供游客拍照打卡。薛峰表示,所有场景都是根据留下来的史料清单而复原的。
“每次来上海,我都要来这里看看伯父、伯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感到很温暖。”开放日当天,专程来沪参加开放仪式的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回忆,当时周恩来总理工作不仅艰苦,还要受到监视,工作环境相当危险。记者注意到,就在二楼的房间的阳台,布置了对街小楼特务监视AR体验点,游客可以沉浸式观看那段重要的历史故事。
开馆活动上,“周公馆会客厅”2024年度活动项目和“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伟人精神进课堂”项目发布,让公众了解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从历史岁月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