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智能文创是对文创数字化的又一步深化,如何以数智经济形态转化文创资源,以经营模式和商业形态的优化重组推动文创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5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主办的“数智经济:智能文创时代的发展动力”青年空间工作坊举行,来自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等学府的青年学者共聚,探讨文创智能化发展的前沿研究问题。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引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流程革新,相关与会者通过扎实细致的实证研究,充分展现了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效果。
来自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严蓓聚焦团队线上会议场景,分析了不同时机下AI辅助团队优化决策的差异化表现,并对社交机器人介入团队决策提出了应用建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教授Emma Duester以艺术创意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为例,探讨了视觉艺术家的对AI的感知,并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过程的政策启示。从智能文创的传播和接受角度,来自四川大学的孟虎副研究员以三星堆实证研究为例,讨论了感知避世主义对游客体验和数字展览参与度的影响,将数智文创嵌入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细致分析。
与实证研究的具体发现相呼应,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智能技术运用还要求政策治理方式与时俱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路遥博士提出,行业组织围绕自律公约、科技伦理、信用评价这三大支柱实现“硬法”与“软法”相协同的治理,以治理为进路方可兼顾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安全双重目标。
(工作坊现场分享和交流片段)
本届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青年空间”工作坊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回应了智能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以文创产业为抓手,思考新质生产力的聚焦动能。同时,工作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激发创造活力。
(张伟民教授致辞)
工作坊融合了多元化的文创教育实践和科研理念,为未来文创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张伟民指出,ICCI一直致力于文创产业数字化的研究和教学,也是最早以数字文创与管理设立硕士学位点的高校。本次工作坊聚焦数智经济,希望通过跨学科对话,探索文创领域发展的关键议题。(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