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来源:新华社2024-02-23 11:01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2月21日电(记者桑彤、陈云富)202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8646.86亿元,同比增长5.2%;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

  21日,新华社上海分社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发布“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这也是连续第十二年发布这一重要事项。

  1.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指明方向、增强信心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首站就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上海期货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不断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功能不断增强,“上海价格”影响力稳步扩大。“上海金”成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上海银”为人民币白银中远期价格的形成提供了参考和指引。“上海油”价格首次应用于油气市场管理,被自然资源部作为油气矿产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标准。以“上海铜”为代表的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是国内运行最为成熟、产业参与度最高的商品期货板块,已经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在“上海胶”方面,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和上期能源20号胶期货的成交量已远超新加坡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同品种,全球橡胶定价中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

  2.再保险“国际板”、“互换通”等推出,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取得新成效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6月8日,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运营,《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同日发布,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助力打造再保险内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截至2023年末,15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3家保险经纪公司(其中外资机构4家)落户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首张国际再保险分入合约成功签署。此前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正式上线运行,“互换通”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事件。

  3.上交所主板实行注册制,金融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经验拓展至全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主板注册制落地以来,上交所主板共22家企业上市,首发募资324.33亿元;科创板共55家企业上市,首发募资1250.44亿元。2023年10月20日,证监会批复同意上海股交中心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是全国第二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上海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

  4.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期货上市运行,重要金融产品不断推出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8月18日,面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期货挂牌交易,这是全球第一个依托我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产品,也是我国期货市场第一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服务类指数期货品种,对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月21日,30年期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形成了覆盖短、中、长和超长关键期限的产品体系,促进超长期债券发行和交易,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7月28日,全球首个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进一步完善能源化工产业价格形成机制,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我国由橡胶大国向橡胶强国迈进。上海重要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5.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金融中心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6月8日至9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成功召开。本届论坛是全国“两会”宣布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主要领导首次同时在公开平台集体发声,新开发银行行长等重量级嘉宾参加论坛。2023年9月,全球顶级金融科技大会“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成功举办,集中发布金融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22个,近20位中外院士,超500名全球顶尖学者和企业领袖到会交流。此外,“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上海国际活动周”“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北外滩文化与财富论坛”等一系列重要金融活动成功举办,上海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6.法巴农银理财、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获批开业,多层次、广覆盖、高能级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目前全国五大行参与设立的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6家新设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全部落户上海,上海外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数量约占全国一半,上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截至2023年末,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71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30%。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全国占比超八成,产品数量、管理规模均占全国95%以上。

  7.全国社保专项基金落沪和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文件发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11月23日,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在上海举办揭牌仪式,首期规模51亿元,通过市场化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权益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长三角地区战略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2月末,《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受到市场各方好评。此前10月,“上海科创金融联盟”发起,为上海辖内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9月,《上海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发布,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上海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上海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加强。

  8.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发布和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12月21日,《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正式印发,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互补。首批纳入六大行业,立足于引导碳密集型行业稳妥有序转型,以正面清单+原则兜底的形式,指明行业范围、降碳路径、参考目标,构建差异化信息披露分级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差异化、可浮动的融资支持政策及服务,引导优质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近期,结合上海绿色低碳转型的近年发展实践,为了进一步赋能绿色金融发展,聚焦“绿色信息服务、绿色金融供给、绿色产业识别、绿色项目服务、智能分析和预警”五大功能的上海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

  与此同时,上海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普惠金融顾问制度持续深化,上线“上海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并入驻“随申办”企业云APP,在10个区及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线下服务枢纽,形成“线上平台+线下枢纽”双轮驱动服务模式;推进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系统升级,更好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公共数据对企业“精准画像”,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3年底,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累计服务企业约72万户次,数据调用超6200万次,支持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超5700亿元。

  9.金融系统主题教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上海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上海金融系统聚焦金融改革发展中的裉节难题,出台加强党建引领促进上海地方组织健康发展、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多个重要文件,调研课题《进一步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全市十大重点联动课题。依托金融科技行业组织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并正式启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完善推广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人才认证项目。2023年,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金融平台实施细则发布,评选出百名金融人才列入东方英才计划,人才政治引领、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不断强化。

  10.《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发布,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3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发布

  2023年10月1日,全国首部涉融资租赁行业的地方法规《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发展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环境,对强化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始终坚持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建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监管环节工作指引”三级监管制度体系,形成市区两级协同、有关部门无缝衔接的全覆盖网络,基本实现企业生命全周期、业务全链条的持续监管。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小额贷款、典当、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地方资产管理六类机构行业总体资产规模达2.3万亿元。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