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字如何赋能城市经济发展?数据交易中的权利属性该如何确定?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各领域专家共同展望数据要素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线上经济的发展,线下经济并非重要性下降,而是与线上互补,呈现出更加个性化的特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以新发展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起点,剖析直播带货商业模式,解读数字如何赋能城市的关键问题。
陆铭强调,未来可能呈现“线上连接、线下分化”的特点,即“线上城市”呈现加速集聚的特征,而同时本地即时电商能够赋能城市生活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多样性不断上升。他呼吁,应当看到线上与线下之间的互补融合,包容平台经济的演化,以激发基于数字的创新。
“将数据比作石油是非常糟糕的比喻,这忽视了数据应用中的诸多特点,例如非竞争性等。”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郑戈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数字交易及大数据应用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郑戈先从“数据二十条”开始,讲述现有数据保护的诸多争论。郑戈指出,在数据确权过程中,现有法律条例倾向于以保护人格权为重点,而在具体的数据交易过程中普遍倾向于保护财产权,数据的权属问题至今仍然缺乏统一的定论。
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主要建设者之一,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韦志林介绍了国内数据要素市场的现状。他从数据要素市场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简述了过去十几年国内有关数据要素市场的法律法规沿革,法律法规如何促进数据要素生产力的释放,以及未来数据要素市场的蓝图将如何落地等。展望未来,韦志林表达了对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诸多期待,描绘了数据要素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研讨会上,各领域专家从自身行业出发,探讨数据要素在应用中的前景与问题解读未来经济中数据扮演的角色。(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