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海品牌”露新颜:创新缔造新品牌 文化焕新老品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上海品牌”露新颜:创新缔造新品牌 文化焕新老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5-11 10:32

  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模型。范宇斌 摄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范宇斌)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10日在上海开幕,数十家上海品牌将集体“亮相”,聚焦新赛道、新动能、新消费、新场景,展现上海品牌的产品力、国际力、跨界力和想象力。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无人驾驶重卡、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融入江南四季诗韵色彩的画材新品……中新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海自主品牌参展企业既展现最新前沿科技的创新应用,又发挥老品牌新力量,缔造品质新生活,还争相“出海”,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

  新动能:新赛道上“快速迭代”

  “四季江南”中国画彩墨。范宇斌 摄

  新赛道激发新动能,中国品牌日活动是新动能培育的成果展现。上海不少科技企业正倾力打造“中国品牌”,他们表示,创新是中国企业形成品牌力量的不竭动力。

  “中国品牌”如何打开市场?科技企业们提到关键一点——快速迭代。

  “三类医疗器械平均研发周期为8年,而上市后的生命周期一般为5年,5年不更新就意味着要被市场淘汰。对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创新力就是生命力。”微创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及首席商务官刘雨对中新网记者说。

  以手术机器人行业为例,这一行业曾长期为国外企业垄断,高昂的设备采购和手术耗材费限制了机器人手术的大规模临床应用。如今,中国企业提速技术研发创新,加之中国病人群体广大等,国产手术机器人逐渐“崭露头角”。

  刘雨表示,“只有打响‘中国品牌’,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2年1月,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被用于在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精准操控。

  这款机器人亮相今年中国品牌日。手术机器人的合理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手术难度。刘雨介绍,“它拥有可放大10倍以上的裸眼3D,在显示器中1毫米直径的血管变成1厘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机器人手大小只有4毫米。灵活度方面,机器人手可以完全模仿人手的动作,可转腕手术器械拥有7个自由度;同时手术机器人超越人手的极限,弯曲度可达近600度。”

  刘雨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目前在中国的手术量已突破700例,并在新疆完成了目前世界最远距离5G远程机器人手术,其更新迭代的研发工作一直在继续。

  中国5G技术快速发展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手术带来了便利。“相当于给医生增添了‘千里眼’‘直达手’,突破时空限制,大幅升级手术水准,也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刘雨表示,未来,国产手术机器人不仅要服务中国,更要服务全球,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因此“我们没道理不快速发展迭代。”

  新场景:让科幻场景“照进”现实

  科幻照进现实,作为《流浪地球2》参演的无人驾驶卡车品牌,西井科技在今年中国品牌日期间带来了自主研发的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展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力量。

  西井科技战略发展副总经理胡鸿远告诉中新网记者,Q-Truck取消了人类驾驶室,让车辆拥有更多空间来配置更多智能设备,还能自己“充电”续航,5分钟完成无人化电池补能。“即便在气候恶劣、路况复杂的作业环境下,Q-Truck也能不停歇地完成运输任务,将人从高强度、长时间、高危的驾驶作业中解放出来。”

  “相比于柴油车,Q-Truck每年更可减少10.7吨碳排放,单车每年将节省约10万元能源成本及车辆维护费。”胡鸿远介绍,如今,Q-Truck已走出国门,落地泰国、阿联酋、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标志着中国AI无人驾驶商业方案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落地。

  事实上,海外市场已成为西井科技增长更快的市场。据介绍,西井科技已成为中国首家在全球范围内商业交付无人驾驶车辆及系统超过数百套规模的公司,场景覆盖海港、陆港、制造工厂等货运物流,产品及服务落地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服务160余家客户。

  “无人驾驶卡车在国外成功落地,也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胡鸿远表示,“我们希望带动更多的智能化、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一起,共同在全球建立更好的中国品牌形象。”

  新消费:老字号引领消费新时尚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消费成为今年中国品牌日上海展区一大亮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华老字号”马利画材在活动现场首发“四季江南”画材新品。

  上海马利画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青青告诉中新网记者,马利画材已有超百年历史,是首批通过“上海品牌”认证的企业之一,当前正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转型,希望用“传统文化”激发新活力。“此次推出的‘四季江南’画材新品以中国传统色彩解读江南四季的诗韵色彩,赋予颜料更多的文化韵味。”

  展会上,马利文创还将发布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名推出的油性彩色铅笔,产品设计以中共一大标志性建筑“树德里”石库门门头为原型,开启一场红色文化与经典国货的时代碰撞。

  从制造品牌向文化品牌发展,这是百年老字号马利的品牌焕新方式。王青青表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延续下去,这是百年马利的使命。

  不仅马利画材,上海多家老字号企业都在今年中国品牌日展露新颜。例如,百年老字号艺术品牌朵云轩与新生代艺术生活方式品牌野兽派联合推出香氛“如沐春风”“空山新雨”,展示传统人文美学与中国香氛美学的结合。

  据悉,自2017年起,中国品牌日活动每年5月10日在上海开幕,今年活动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博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展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