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如一个苹果,从外到里,分别有果皮、果肉和果核。一个动物细胞从外到里也依次分为三层,只不过被起了不同的名字罢了,他们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程林所著的《细胞简史》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单,用有趣的语言描绘了细胞发现的神奇和价值。
《细胞简史》程林 著
《细胞简史》是一本介绍细胞来龙去脉的科普读物,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发现背后的故事,以及备受关注的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的科学原理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事件。该书通过一个个科学家的小故事,理清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脉络,引起读者对细胞科学发展的思考和审视。
“有一次,我的女儿问我在做什么研究,我说主要从事细胞重编程或者说细胞命运转变研究,她一脸茫然。为此,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可以把皮肤变成血液,或者把尿液变成血液。她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于是,我特地找了一些科普书希望能够解释细胞和干细胞,但发现竟然找不到什么讲得清楚、特别合适的书,那是我第一次产生了写一本关于细胞的科普书的想法。”程林讲起自己写作的初衷。
“科学家不仅要做好科学研究,还要学会做科普的推动者。”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讲道,该书可以作为小学生科学入门的课外书,也为高年级学生和成年人开阔了视野,是一本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故事性的优秀科普著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推荐此书时所说:“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孕育了生命的起初,且发育分化为数百种组织,形成了多个生命器官。不但掌控了生老病死,更是维护健康的新利器。本书带你发现细胞、解密细胞,探秘光怪陆离的细胞世界。”
“《细胞简史》这本书简明易懂,图文并茂,让学生在阅读美中感受医学之美,点燃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火苗。”向明中学校长胡宏表示,学校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建立校园科普教育体系,未来希望能与瑞金医院这样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做更多的联动,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事实上,瑞金医院历来有着科普医学的传统。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介绍,医院已多年开展深度医学科普体验活动——医学体验营、“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月月讲”活动、专家“周周讲”科普讲座等宣教活动,在各个学科全面推广医学科普,发挥了权威专家做专业科普的有效作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