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海去年消费者投诉同比上升超4成,包括智能语音客服不够智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上海去年消费者投诉同比上升超4成,包括智能语音客服不够智能

来源:澎湃新闻2023-01-13 09:39

  1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2022年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22年(统计时间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12月20日),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7950件,同比上升42.8%。其中,家居家电投诉集中,智能产品引发问题多。

  2022年商品类投诉量排行表TOP5。上海市消保委供图

  按投诉类别分,商品类投诉149672件,占投诉总量的45.6%。其中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居商品类投诉前3位,投诉量分别为28180件、18637和15523件。

  2022年服务类投诉量排行表TOP5。

  服务类投诉178278件,占投诉总量的54.4%。其中互联网服务、社会服务、交通运输位居服务类投诉前3位,投诉量分别为21074件、19985件和18206件。

  按投诉性质分,售后服务问题占56.4%,合同问题占32.8%,质量等其他问题占10.8%。

  一是家居家电投诉集中,智能产品引发问题多。2022年,上海消保委共受理家居用品18637件、家用电器15523件,同比分别增长36.9%和44.4%。与以往投诉相比,涉及智能产品的配套服务不到位、软件无法使用、售后维保难、零配件不足等问题逐渐增多。

  二是受疫情因素影响,快递服务投诉激增。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快递服务相关投诉19231件,占社会服务投诉的96.2%,同比增长1.2倍。消费者主要投诉反映:一是快递派送不及时、丢失破损;二是快递配送不到位,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递放置在驿站、快递柜等;三是客服服务质量不佳,消费者总是在不同客服之间反复陈述诉求,而相关问题却得不到实质性解决;智能语音客服不智能,消费者难以直接联系到人工客服等。

  三是教培投诉居高不下,退款难问题集中。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训相关投诉15924件,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教培机构关门停业引发投诉,退款难问题突出;二是受疫情因素影响,原有课程发生变化,包括更换授课老师、课程由线下转线上等,引发相关争议;三是课程质量不佳,师资力量与宣传不符等。

  四是网络游戏纠纷猛涨,未成年人权益不容忽视。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网络游戏及未成年人充值相关投诉12642件,占互联网服务投诉的60%,同比增长1.2倍。消费者主要投诉反映:未成年人使用家人账号充值退款难、游戏页面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网游公司擅自更改规则以及游戏涉及开发者、运营方、应用商店等多方主体,出现争议时互相推诿等。

  五是政策利好带动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需求上升。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相关投诉10508件,同比增长36.8%。随着国家、本市对新能源汽车政策扶持、优惠补贴的深入推进,加之受混动汽车上牌政策变化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引发相关投诉问题。消费者主要反映:一是后续推出的价格让利活动引发此前购买同款车型的消费者不满,要求退还差价等;二是车辆软件系统升级迭代,一般厂家只支持升级,不支持降级,引发车辆混动模式错误等软件故障;三是配套服务不到位,消费者遭遇电池故障、充电桩无法安装等问题。

  六是医美服务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举证难。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美容美发相关投诉5793件,其中,消费者前往美容美发门店后被推销引导进行玻尿酸、水光针注射等医疗美容项目,引发不少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夸大效果、诱导消费,个别消费者做完医美项目后出现不良反应;二是存在经营资质不全、缺乏资质、收费不透明等情况;三是医美服务提供者往往不向消费者提供发票、病例等书面材料,通过店员个人收款、现金收款等方式收费,规避企业责任,增加消费者维权难度。

  七是直播带货掀起热潮,主播平台责任要落实。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直播带货相关投诉3345件。消费者主要反映:低价引流不兑现宣传承诺、货不对板、订单被擅自取消、售后义务履行不到位等。

  八是宠物消费蓬勃发展,相关规则亟待完善。2022年,全市消保委共受理宠物及宠物用品相关投诉2100件,同比翻了一番。消费者主要反映:一是商家售卖“星期宠”,消费者买回家不久宠物就生病、死亡,因商家不提供凭证、检疫证书等,消费者维权受阻;二是网购宠物货不对板,消费者收货后发现与宣传不符;三是宠物配套用品良莠不齐、标准缺失,存在质量不过关、售后维权难等问题。(郑闻文)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