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爱发明创新的“地铁检修师”——记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高级技师盛忠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热爱发明创新的“地铁检修师”——记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高级技师盛忠明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1 10:50

  “那辆黄腰带的车是ALSTOM(阿尔斯通)的,到今年已经运行了20年,到了第二次大修的年限;这辆黄、紫腰带的车是中车长客制造的,2015年开始运行,这批车已经陆续在我们这里完成了检修……”在上海轨道交通石龙路基地检修库内,盛忠明指着这些“大家伙”们,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

  上海轨道交通石龙路基地检修库 (任鹏摄影)

  盛忠明是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的高级技师、工程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自2004年入职上海地铁车辆检修行业起,他从普通检修工、班组长到技术主管,再到工作室负责人,先后荣获“上海市技术能手”“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维修能手”等荣誉,2021年11月被评为“上海工匠”,2022年9月又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

  “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经常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地铁的“保健医生”,经验丰富的盛忠明则是专治疑难杂症的“主治医师”。一次,列车的牵引系统显示出现故障,但怎么也找不出原因。盛忠明到达现场后,在翻看图纸、查看故障信息后,结合多年的维修经验,他断定是列车制动系统里面的压力传感器出现了问题,从而引发的牵引系统故障。

  “由于牵引系统无法接收到完整静态的车辆悬挂系统的载荷反馈信号,就显示了故障,其实问题的根本是出现在制动系统里。”盛忠明说,“在解决故障时,我一般向同事们要车辆3、4天之内的车载故障信息和运行数据,为什么?人晕倒可能因为血脂高,地铁的故障就像人生病一样,一定也有迹可循。”

  对于盛忠明来说,每次解决故障就像打游戏通关一样开心。除了为列车治疗“疑难杂症”,盛忠明还有一项特别的爱好——发明创新。

  在日常列车维修工作结束后,喜欢动脑筋的盛忠明经常会习惯性的思考,当天的工作中,这个工艺也许可以改进一下,那个地方可以发明个工具,这样干起来更加省时省力。多年来,他研究完成电动列车主蓄电池充放电实时监测设备、受电弓主弹簧调整定位工装等工器具及列车部件改造共43件,使用后所消耗工时仅为原来的30%-50%,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及人力成本,其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9项、市级及行业成果荣誉12项。其中,他自主设计车载单元制动机拆装起重及精确对位工具,解决了车载人工拆装起重的安全隐患,维护更换耗时下降了75%。

  为了更好地将创新进行推广,在申通地铁集团的支持下,盛忠明于2015年底成立了工作室。至今,“盛创智维技术工作室”已取得了包括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银奖、铜奖,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奖、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等多项荣誉,还先后被评为“地铁职工创新工作室” “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

  盛忠明介绍发明创新成果 (任鹏摄影)

  “技术革新无大小,小改小革也创新。”——在“盛创智维技术工作室”的墙上,醒目地写着工作室的核心思想。墙的对面,陈列着盛忠明的大大小小几十个专利发明,其中部分用3D打印制造,而3D打印技术也是盛忠明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而成。

  记者看到,在诸多专利发明旁,还摆放着一本厚厚的《零起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新型检修工艺和技术》,这是盛忠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晶。在这本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254页的教材里,小到列车受电弓上螺栓的规格型号,大到各系统典型故障处理的方法、思路,囊括了盛忠明几乎所有对列车的现场检修经验以及规范操作。与大多数教材不同,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并不是宏观的介绍,而是直接从螺丝螺母写起,这也让很多人不理解。盛忠明说,这个部分是他特意调到第一页的,因为列车上最多的零件就是螺丝螺母,要让初学者从最基础的地方实打实地学起。

  对工作精益求精,与同事互助互爱,不仅是盛忠明作为“上海工匠”的不懈追求,更是他一名13年党龄老党员不忘的初心。在盛忠明看来,作为共产党员,就要立足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能量与智慧,投身于上海地铁的运行维护中。同时,更要搞好“传帮带”,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把自己在工作中练就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工作室墙上的介绍 (任鹏摄影)

  在盛忠明的带领下,工作室培养了多名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高级技师和技师。“创新不分工作岗位、不分年龄大小。”盛忠明希望能在维修部门形成一个人人想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需创新、人人要创新的格局。在2020年,盛忠明还带着4名22岁的年轻人远赴长春,参加交通运输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交通运输行业选拔赛。最终,他们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盛忠明本人则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随着列车运能的提高,数量的增加,车型的多样化,技术更新与传承迫在眉睫,盛忠明感到,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可能已经满足不了新一代员工的需求。为此,他以直播的形式推出《大师面对面》特色板块,开播前收集大家提出的疑问,在直播中与年轻员工进行互动。此外,工作室还通过公众号的形式推出《师说心语》特色板块,盛忠明将撰写专利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提高大家的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大家敢于创新。

  盛忠明入职时,上海只有3条地铁线路,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上海的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到目前已有20条线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多公里,远远高于纽约、伦敦等城市地铁里程,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每天看到自己维护的地铁列车正常驶出,安全运行,会感到由衷地自豪。”盛忠明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鹏 颜维琦)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物里的抗战记忆】枪身斑驳将星陨:左权将军的铮铮铁骨

  • 习主席的话官兵们记住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