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通水上旅游航线、连续举办18年的龙舟赛、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如今的苏州河普陀段已展示出他的活力。9月27日,2022“苏州河论坛”在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市少儿图书馆(长风馆)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半马苏河’活力秀带——打造长三角的普陀会客厅”,探讨如何提升滨河生态品质和服务能级,加强高品质载体建设,发展特色水岸经济。
“苏州河不仅是上海近代金融贸易和工业的发源地,更是上海未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在致辞中指出,普陀区要逐步将苏河两岸打造成现代化生活示范水岸,基本实现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
“普陀苏州河的南岸是6公里,北岸是15公里,加起来总共是21公里,正好是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半马苏河’的概念恰恰体现了普陀宜居、健康、活力参与的特质。”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普陀区要通过优化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营造开放便捷宜人的公共空间,发展创新绿色繁荣的水岸经济,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彩舞台,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举全区之力建设一条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半马苏河”活力秀带,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长三角的普陀会客厅。
论坛现场,普陀区政协副主席严永强代表区政协发布2022年重点课题《“半马苏河”活力秀带——打造长三角的普陀会客厅”》初步成果。
报告认为,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区聚力打造“‘半马苏河’活力秀带”的中心任务,特别是打造长三角普陀会客厅的目标,顺应了长三角加快迈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要求,准确把握了上海市“一江一河”规划的战略方向和重点,显示了普陀区彰显区域特色标记、展示上海形象、体现上海功能、深度链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目标,找准了普陀区在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报告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初步建成连通长三角“会客厅”形态功能的目标,成为普陀区加快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核心支撑。
“我们要吸引各类优秀的青年人才入驻普陀,激发‘半马苏河’的活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认为,要更大力度的吸引长三角的各地在“半马苏河”设置功能性区域性的总部,同时还要吸引各种平台机构、研发机构入驻。
论坛专家演讲环节,民建中央委员、上海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汪胜洋,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珞等,为普陀全面建设“‘半马苏河’活力秀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