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006例 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 正文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006例 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

来源:上海发布微信公号2022-04-11 16:46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0日)通报:2022年4月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其中191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28例确诊病例和2341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年4月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6例,含19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217例。

  病例1—病例92,居住于浦东新区,病例93—病例151,居住于黄浦区,病例152—病例157,居住于长宁区,病例158—病例160,居住于静安区,病例161—病例197,居住于闵行区,病例198、病例199,居住于宝山区,病例200—病例206,居住于嘉定区,病例207—病例226,居住于金山区,病例227、病例228,居住于崇明区,均为上海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29—病例608,居住于浦东新区,病例609—病例639,居住于黄浦区,病例640—病例667,居住于徐汇区,病例668—病例684,居住于长宁区,病例685—病例705,居住于静安区,病例706—病例725,居住于普陀区,病例726—病例730,居住于虹口区,病例731—病例749,居住于杨浦区,病例750—病例780,居住于闵行区,病例781—病例803,居住于宝山区,病例804—病例809,居住于嘉定区,病例810,居住于金山区,病例811,居住于松江区,病例812、病例813,居住于青浦区,病例814,居住于奉贤区,病例815,居住于崇明区,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816—病例860,居住于浦东新区,病例861—病例871,居住于黄浦区,病例872—病例887,居住于徐汇区,病例888—病例890,居住于长宁区,病例891,居住于静安区,病例892—病例895,居住于普陀区,病例896—病例902,居住于虹口区,病例903—病例915,居住于杨浦区,病例916—病例935,居住于闵行区,病例936—病例946,居住于宝山区,病例947—病例954,居住于嘉定区,病例955—病例977,居住于金山区,病例978—病例986,居住于松江区,病例987—病例993,居住于青浦区,病例994—病例1005,居住于奉贤区,病例1006,居住于崇明区,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目前,已追踪到以上病例在上海市的密切接触者1733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2022年4月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10312,居住于浦东新区,无症状感染者10313—无症状感染者10756,居住于黄浦区,无症状感染者10757—无症状感染者11812,居住于徐汇区,无症状感染者11813—无症状感染者12528,居住于长宁区,无症状感染者12529—无症状感染者13087,居住于静安区,无症状感染者13088—无症状感染者13701,居住于普陀区,无症状感染者13702—无症状感染者14007,居住于虹口区,无症状感染者14008—无症状感染者15047,居住于杨浦区,无症状感染者15048—无症状感染者19537,居住于闵行区,无症状感染者19538—无症状感染者21748,居住于宝山区,无症状感染者21749—无症状感染者22089,居住于嘉定区,无症状感染者22090—无症状感染者22110,居住于金山区,无症状感染者22111—无症状感染者22592,居住于松江区,无症状感染者22593—无症状感染者23139,居住于青浦区,无症状感染者23140—无症状感染者23245,居住于奉贤区,无症状感染者23246—无症状感染者23412,居住于崇明区,均为上海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3413—无症状感染者23713,居住于浦东新区,无症状感染者23714—无症状感染者23716,居住于黄浦区,无症状感染者23717—无症状感染者23766,居住于徐汇区,无症状感染者23767—无症状感染者23781,居住于长宁区,无症状感染者23782—无症状感染者23799,居住于静安区,无症状感染者23800—无症状感染者23814,居住于普陀区,无症状感染者23815—无症状感染者23845,居住于虹口区,无症状感染者23846—无症状感染者23853,居住于杨浦区,无症状感染者23854—无症状感染者23899,居住于闵行区,无症状感染者23900—无症状感染者23913,居住于宝山区,无症状感染者23914—无症状感染者23920,居住于嘉定区,无症状感染者23921—无症状感染者23923,居住于金山区,无症状感染者23924—无症状感染者23931,居住于松江区,无症状感染者23932,居住于青浦区,无症状感染者23933—无症状感染者23937,居住于奉贤区,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已追踪到以上无症状感染者在上海市的密切接触者152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2022年4月9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9例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0例,其中来自中国香港2例,来自瑞士2例,来自波兰1例,来自新加坡1例,来自荷兰1例,来自英国1例,来自美国1例,来自日本1例。

  病例1为中国籍,暂居香港,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3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毛里塔尼亚工作,自毛里塔尼亚出发,经法国转机,于2022年3月2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暂居香港,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3月2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中国籍,在香港工作,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3月2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中国籍,在加拿大留学,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3月2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中国籍,在法国旅行,自法国出发,于2022年3月2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7为中国籍,在英国留学,自英国出发,经芬兰转机,于2022年3月2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8为中国籍,在丹麦留学,自丹麦出发,于2022年3月3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9为中国籍,在丹麦留学,自丹麦出发,于2022年4月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52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2022年4月9日0—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为中国籍,在香港探亲,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4月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为中国籍,在香港工作,自香港出发,于2022年4月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36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截至2022年4月9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病例6806例,治愈出院1116例,在院治疗5683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2年4月9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560例,出院4500例,在院治疗60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28例。

  截至2022年4月9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165356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5337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9例。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006例 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