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患者第一!疫情下复杂重症巨大颞骨胆脂瘤的患者得到手术救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患者第一!疫情下复杂重症巨大颞骨胆脂瘤的患者得到手术救治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4-01 14:14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成功抢救一例复杂重症巨大颞骨胆脂瘤患者。这位患有糖尿病和有帕金森病史的外地患者是一位70岁老伯,因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和面瘫来医院就诊,主诊医生倪玉苏主任医师急患者所急,在医院院感部门指导下,及时给予手术施治。目前,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体征良好。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虽非真性肿瘤,但中耳胆脂瘤伴颅内并发症是耳科最危重的疾病之一。面对这例诊断为“左侧颞骨胆脂瘤、左侧颞骨良性肿瘤可能、左侧耳源性脑膜炎、左侧脑水肿、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耳全聋”的复杂重症巨大颞骨胆脂瘤伴颅内并发症的患者,倪玉苏主任医师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收治入院后即给予抗感染、抗炎等处理。正处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医护人员,特别关心这位患者,医务部、感染管理科、耳鼻喉科、检验科、放射科、护理部等多部门配合,高效完成术前检查,包括新冠病毒等特殊筛查,手术室、麻醉科等协同制定特殊时期手术方案并全力配合,即刻响应做好各项保障措施。

  医院耳外科治疗团队在术前开展疑难病例讨论,鉴于该患者病灶范围广,累及外中、内耳及中颅窝,伴有脑膜炎、脑水肿,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术中注意仔细操作,需要提前做好脑脊液漏修补准备。

  在完善的术前准备下,倪玉苏主任医师主刀这台手术。本次手术对于任何一个耳鼻喉科医生都是不小的挑战。手术中倪玉苏主任医师发现,胆脂瘤已经破坏了患者三个半规管、前庭、耳蜗、锥曲段至迷路段面神经的全部骨质,以及内听道1/3段的骨质破坏缺失(软性硬膜裸露)。中耳乳突天盖及颞颌关节颞叶底部的骨质破坏,脑膜表面大量肉芽,局部脑膜有坏死样苍白。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检查无脑脊液漏,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病情平稳,恢复顺利。

  倪玉苏主任医师说,本次手术有个意外所见,在胆脂瘤病灶里面发现6个小棉球,令人非常诧异。术后了解到,患者很多年前有用棉球塞耳朵的习惯,可能塞进去却忘了取出来。在此提醒大家:平时千万不要用不恰当的方式自掏耳朵。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对眼耳鼻喉科医院来说,确实是一次特殊的考验。倪玉苏主任医师表示,本次手术救治顺利完成,离不开医院上下通力协作,特别是感染管理科对诊治流程给予全程指导,一方面确保落实了各项防控政策、做好了疫情管理,另一方面保证了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处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