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 正文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来源:新闻坊2022-02-08 08:0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虎年首个工作日

  江浙皖都围着上海在下雪

  只有上海坚持在下雨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早高峰有所提前

  部分区域短暂拥堵

  受天气影响,今天申城的早高峰普遍有所提前。不过,由于学生还在放寒假,部分务工人员也还没有返城,因此车流量总体不大。在沪郊青浦,沪青平公路、青安路与公园路交叉口等常规堵点,今天早高峰车辆行驶平稳有序,基本在绿灯亮起后的一个信号灯转换周期内就能正常通过。

  而在市中心内环高架、南北高架等快速路,除南北高架北向南方向中兴路至延安高架路段显示为黄色拥堵之外,大部分为绿色畅通的状态,记者驱车的速度,时不时还能开到每小时50公里。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不过,在松花江路、黄兴路路口,因为前方内环高架黄兴路上匝道,车辆行驶速度缓慢,每一次信号灯转换,都会导致部分车辆积压在匝道口,形成后方路口出现短暂的 车辆拥堵。据这个路口执勤的交警介绍,节后首个工作日 早高峰,路面拥堵从早上7点就开始了,比平时至少提前了一个小时。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外滩隧道接连发生3起追尾

  经历了一个春节长假,很多驾驶员可能依然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早高峰遇到雨天行车,精力稍不集中,就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今天早高峰,外滩隧道就接连发生3起追尾事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今天上午8点40分,市民秦先生驾车从东长治路进入外滩隧道,准备驶上延安高架,没想到在这短短几百米的路程中,竟碰上了3起车辆追尾事故。

  “中间2号车道一辆车突然急刹车,后面的车‘嘭‘就撞上去了。”

  秦先生说,他刚进隧道,就亲眼目睹了一起两车追尾事故。

  等到他开到前方才发现,原来在最右侧3号车道上,还发生了一起3车追尾事故,“看上去这起3车追尾事故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秦先生说,相较于往日的周一早高峰,今天路上的车辆实际上并不算多,车速也不算快,但由于是下雨天,车辆进入隧道后,轮胎上还残留着水渍,且外滩隧道下坡比较多,极易引起打滑,进而引发事故。

  秦先生没想到,就在自己驾车准备进入延安高架时,前方再次出现拥堵,又发生了一起两车追尾事故。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大家刚过好春节,虽然路上的车不多,但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出事了。”

  在秦先生看来,如此“高发”的追尾事故,必然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过了一个悠长的假期,驾车上路首先精神上要集中精力,雨天开车更要仔细观察路况,避免发生事故。

  今天,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安全提醒:

  雨雪天气行车“三大法宝”

  降速:雨雪天气,会导致路面附着系数下降,易发生侧滑,失控,严格控制好行车速度,给自己留出处置的时间。过快的车速会让你失去应对紧急情形的时间和空间,降速是安全的前提。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控距:就是控制好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留出足够的处置空间,控距是安全的根本。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亮尾:车灯不仅是为了照明,更重要的作用是明示你车辆的位置,行车的安全不仅取决于有观察力,同时也取决于自己是否能被别人看到,只有其他车辆知道你的存在,才能与你保持安全的距离,被看到,才安全,亮尾是安全的保障。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上海这里事故频发!司机:几百米路程碰到3起

  恶劣天气行车

  请牢记

  轻打方向

  缓踩刹车

  记者 | 陈涛、严欣慰、瞿煌俊

  摄像 | 孙培杰、徐哲

  综合 | 周到上海、第4焦点上海交警微发布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