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今夏开园 悟空小侠主题区全球首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今夏开园 悟空小侠主题区全球首发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4-03 19:26

  作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今夏开园迎客,悟空小侠主题区全球首发。4月2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官方公布一日票票价,采用六级票价体系,儿童票低至255元起,成人票319元起,为游客提供多元选择。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今夏开园 悟空小侠主题区全球首发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专为2至12岁亲子家庭打造,拥有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表演和玩乐景点,还有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搭建的数千个独特模型,是亲子共探想象世界、创造美好回忆的理想之地。园区八大主题区与特色酒店,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乐高主题体验。

  其中,全球首发的乐高悟空小侠主题区尤为亮眼。该主题区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文学《西游记》,将热门IP从荧幕带入现实,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主题区内,游客可乘坐神秘游船,开启花果山至龙宫的刺激探险;挑战悟空小侠云霄历险,凭借“云动力”助悟空小侠摆脱烟雾怪兽追捕;体验龙小骄之玉龙神力,感受速度与离心力。此外,游客有机会与悟空小侠齐小天、齐天大圣、龙小骄、朱大厨等角色互动合影,在悟空小侠藏宝屋探索装备,还能在朱大厨美食城品尝中式、东南亚美食及特色面条。

  除乐高悟空小侠主题区外,乐高乐园创想世界矗立着26米高的世界最大乐高人仔“搭搭”。游客可搭乘乐高大飞车在巨型积木堆中穿梭,乘坐约60米高的观光塔俯瞰乐园全景,或乘船游览25倍大乐高积木搭建的中式水乡,在“迷你天地”观赏各地乐高积木景观,在创意工坊释放想象力。

  乐高城市主题区作为海外乐高乐园的经典区域,设有驾驶学校、海岸警卫学院等6大骑乘项目,小朋友能在此收获诸多“第一次”体验,如考取“驾照”、参与救火任务。必玩项目包括欢乐码头、警察总部、城市游戏等,还有4D影院、人偶互动拍照、特色商品与美食。

  乐高城堡主题区充满奇幻,有飞龙过山车等5大骑乘项目,小龙飞车将为小朋友带来首次过山车体验。这里还提供中世纪沉浸式体验,小朋友可化身建筑大师搭建桥梁旗帜、照顾农场动物、与角色合影、挑选特色装束,品尝中西美食。

  乐高幻影忍者主题区设计3大骑乘项目,还有幻影旋转训练道场,锻炼小朋友的勇气与技能。得宝大积木天地适合低龄儿童探索,小朋友可与忍者角色互动,品尝亚洲美食,选购特色商品,享受便利服务。

  图片包含 船, 男人, 卡车, 华美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上海乐高乐园酒店外立面由54块450倍大巨型乐高积木块装饰,拥有250间乐高主题客房,涵盖乐高城市、乐高好朋友等五个主题,设有互动玩乐场所、美食购物区,并举办各类活动。

  目前,上海乐高乐园80%的骑乘设备已安装完毕,24个骑乘项目中有12个进入调试阶段,2889个乐高模型97%已交付,乐园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