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2日,岚山区高兴镇后唐家河村像过年一样热闹。敲锣鼓、扭秧歌,村民们用乡村特有的热闹方式迎接“院士之家”牌匾的到来。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岚山区高兴镇后唐家河走出的杰出科学家——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梁作堂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不仅是个人的辉煌成就,更是家乡人民的荣耀。为向其卓越贡献表示祝贺、共享喜悦,岚山区委特地为其老家赠送了“院士之家”牌匾。

得知“院士之家”牌匾即将送达,村里男女老少早早便自发聚集在村头巷尾,翘首以盼。当承载着荣誉的牌匾在众人的簇拥下送达时,现场瞬间沸腾起来。锣鼓喧天,振奋人心。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作堂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从小就爱读书、能吃苦。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是为国家作贡献,更是给咱们后唐家河村脸上增光!”村里77岁的老人梁作亭说。
在乡亲们的见证下,梁家大姐梁作香双手接过牌匾,代表全家深表谢意。这一刻,不仅是对梁作堂院士数十载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崇高致敬,更是对这片土地人杰地灵、重教尚学之风的有力印证。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梁院士是我的舅舅,他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励,常告诉我,要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将来把所学知识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我会时刻以他为榜样。”正读大学三年级的郑小凡说。


梁作堂,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强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提出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整体极化效应已被STAR、ALICE 和 HADES等大型国际实验相继系统研究并证实,开辟了高能重离子碰撞自旋物理研究的新方向;基于QGP整体极化效应预言了介子自旋排列,被ALICE和STAR实验所证实,进一步推动了自旋关联研究的深入发展;建立高能强子反应关联模型,揭示两种“意外自旋效应”共同起源,被同行称为“作堂模型(Zuo-Tang model)”。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来源:岚山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