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市民到“网红打卡地”滨江路骑行。通讯员供图
晨光中的滨江碧道、桥底公园的童声笑语、码头咖啡馆的粼粼波光……东莞沙田以“百千万工程”为笔,三年筑基,一年加速,绘就民生新图景:镇标环岛从“堵点”变“通途”,智能红绿灯提升通行效率30%;阇西村“花卉超市”积分制引导村民自治,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完善“15分钟就医圈”,让“湾区至美滨海港城”愿景照进现实。
城市品质升级:从“外”到“内”蝶变
沙田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品质升级,从交通廊道到闲置空间,从典型示范到全域提升,实现“颜值”与“内在”的双重蜕变。
沙田的变化,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最让市民点赞的,是交通的“华丽转身”。曾经的镇标环岛,是出了名的“堵点”,早晚高峰堵上半小时是常态。如今这里,8组智能红绿灯有序闪烁,人车动线重新规划,实现了“1次等待、4向通行”,通行效率直接提升30%。“以前接孩子放学要提前半小时出门,现在10分钟就到学校门口!”家长王女士说道。
滨江路的改造,更是“快好省”的典范。这条总长4.66公里的道路,仅用3个月、2500万元完成蜕变:旧人行道换成了防滑砖,道路铺设高质量、平整度高的沥青路面,斑马线画成了彩虹色,成了市民散步、骑行的“网红打卡地”。如今,沿着滨江路一路前行,既能望见远处的沙田大桥、南沙大桥以及港口吊机,又能欣赏河畔的莞草荡,“港城交融”的特色尽收眼底。
作为第二批省级典型村,阇西村的蝶变成为沙田城乡焕新的缩影。通过投入3123万元完成沿河路主街景观改造、民房外立面升级及公园提质工程,该村将500亩山林与29.5公里道路绿化串联成生态廊道,打造出“绿廊透、慢行通、宜游宜憩”的慢行系统。更创新推出“花卉超市”积分兑换机制,引导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以前村里路不好走,绿化也少,现在出门就是景,舒服得很!”谈及村里的变化,阇西村村民李叔笑着说。
如今,沙田镇各村(社区)全域联动,形成“各美其美”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一幅“滨海港城·多彩村居”的画卷正缓缓铺开。
公共服务提升:从“有”向“优”迈进
沙田的“百千万工程”,始终将“人”放在中心位置,推动公共服务从“有”向“优”迈进, 在文化、教育、养老等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
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沙田镇成效显著。全镇17个村(社区)已实现灯光球场、健身广场全覆盖,并在居民密集区域建设五人足球场。据统计,沙田镇现有各类体育设施400多片(处),总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0分钟健身圈”。初冬时节,阇西山公园登山道上健步走的市民、穗丰年水道碧道及骑行道上往来的骑行爱好者,成为沙田活力四射的生动写照。
“现在出门不到十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地。”正带着孩子在家附近智能健身路径上锻炼的居民陈先生感慨道。2024年,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沙田镇新增足球场2个、游泳池2个及智能健身路径3套。更令人欣喜的是,创新利用2.6万平方米闲置旧校舍,引进“锐空间”文体社区项目,将其改造成综合型文体社区,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运动休闲选择。近日,沙田镇更是入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为其民生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
教育、医疗资源优化同样成果斐然。总投资7.4亿元的东莞湾区中学初中部已于今秋借校开学,未来将提供5400个学位;新沙田医院紧锣密鼓筹备,全镇搭建“心电一张网”,成为全市首个胸痛救治单元“全域覆盖”镇街,“15分钟就医圈”更加完善。
在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沙田还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社工力量,在阇沙花园落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课堂”建设,构建覆盖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社交拓展的老年教育生态,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再局限于家庭和电视,而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以此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专题|撰文 段亚雄 沙田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