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1日讯 由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主办的,“走进滨州的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于11月18日启动。由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头部商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走进滨州沿海各县(区),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主线,深入挖掘滨州沿海地区在海洋产业集群培育、重大项目攻坚、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典型经验与特色成果,展现滨州以海洋经济崛起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作为滨州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海贝类苗种繁育中心近年来以技术创新为翼、以生态保护为基,在贝类种业研发、产业升级与生态修复领域持续突破,助力无棣县打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绘就“耕海牧渔、生态共荣”的蓝色画卷。
坐落于渤海湾畔的正海贝类苗种繁育中心,占地30000平方米、拥有3万方水体规模,每年可以培育近江牡蛎苗种近2亿粒,是山东省级文蛤原种场和近江牡蛎原种场。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中心先后挂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贝类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贝类苗种繁育技术示范基地”“山东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成为集原种保护、苗种繁育、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技术攻关是产业突围的关键。正海贝类苗种繁育中心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力量,首次在滨州市开展文蛤、毛蚶、近江牡蛎人工育苗试验,历时3年完成近江牡蛎育种等重大技术突破,多项育苗技术刷新本地历史纪录。通过自主培育,中心成功实现文蛤、毛蚶、长牡蛎、三倍体牡蛎等多类土著贝类的规模化繁育,不仅为渤海湾土著贝类原种优良性状和基因保护筑牢屏障,更解决了区域贝类养殖“种源依赖”难题,每年可向海洋牧场稳定供应优质苗种30亿粒以上。
品牌化发展与全产业链布局让“海上粮仓”成色更足。公司培育的“滨州金蚝”“滨州文蛤”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棣文蛤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凭借渤海湾高盐度、富饵料的天然优势,产品畅销全国。依托这一核心资源,正海集团构建起“苗种繁育—海洋牧场养殖—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全产业链,建成2万亩牡蛎吊养区与10万亩贝类底播滩涂,正海贝类苗种繁育中心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鲁北海洋渔业向标准化、生态化、高值化转型,为省级海洋集聚区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持续动力。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王飞飞 陈帅 周建辉 滨州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