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 由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主办的“走进滨州的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于11月18日启动。由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头部商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走进滨州沿海各县(区),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主线,深入挖掘滨州沿海地区在海洋产业集群培育、重大项目攻坚、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典型经验与特色成果,展现滨州以海洋经济崛起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18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位于沾化区临港产业园的中顺恒辉(滨州)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生产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微粉的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微纳米级阻燃材料生产线,凭借着全球首创的产业循环模式和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是在新能源、高端电缆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与传统工厂不同的是,中顺恒辉(滨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没有原料运输车队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管道——它们将隔壁汇宏新材料公司刚精制出的铝酸钠溶液,直接输送到生产车间,这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
经过工艺创新,建设国内精细氧化铝首条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线,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以管道连接魏桥集团的氧化铝生产线,接收氧化铝生产前端的铝酸钠溶液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微粉,实现原料端管道化输送,既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又保证了产品纯度及性能指标的稳定性,是行业内重大技术创新。
在中顺恒辉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新一代超细氢氧化铝微粉。这种粒径仅有500纳米的纳米功能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线、光伏电缆和锂电池隔膜的关键材料。
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法生产工艺,通过精准控制结晶条件,使产品堆比重、流动性全面优于行业同类产品。例如,HC9000系列铝基功能材料,在新能源锂电池隔膜应用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替代进口产品。
中顺恒辉之所以能够很快破局“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依靠的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2024年,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超细氢氧化铝阻燃微粉,在国内高端应用市场的占有率达55.96%,居全国第一位。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国内高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增强超细氢氧化铝微粉的市场竞争力,建立产学研机制,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化。
中顺恒辉的崛起,是沾化区打造“百万吨精细氧化铝产业基地”的缩影。围绕汇宏新材料800万吨氧化铝产能,沾化区引进了中顺恒辉、齐耐新材料等18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从铝土矿到高端铝基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王飞飞 陈帅 周建辉 通讯员 何立洲滨州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编辑:吕敏责编:王春雷审校:彭芳主编:张晓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