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感知山东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灵魂在于面向市场、服务发展,模式在于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近年来,菏泽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通过真实场景教学、分层实践赋能、协同机制创新,将课堂与实践无缝对接,为职业教育就业工作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校企深度融合 构建“实战型”培养体系
“您的退款申请已进入审核流程,预计24小时内到账,请注意查收。”走进菏泽职业学院众信产业学院的京东校内实训中心,键盘敲击声与通话声此起彼伏。
职业教育如何打破“校园与职场”的壁垒,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岗位时不再“水土不服”?菏泽职业学院给出的答案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链条。
菏泽职业学院与京东携手共建众信产业学院实训中心,完全参照企业标准配置智能客服系统、订单管理平台等专业设备,打造沉浸式实战教学环境。
这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模式,让学生在解决物流异常处理、客户投诉调解等实际问题中,快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得以在实战中打磨专业技能,显著缩短了“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化周期,既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又为企业输送了“即用型”人才,更推动职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转型。
分层实践赋能 打造“差异化”成长路径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学校分阶段引项目入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场景。
如菏泽职业学院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闭环,实现企业用人成本降低+学生优质就业率提高。
前期以职业认知为核心,同时植入《化工安全规程》《企业文化》等必修课,完成16学时职业素养培训,建立行业认知;中期聚焦技能强化,通过寒暑假跟岗见习,参与DCS操作、设备巡检等基础岗位;最后根据学生所学内容及岗位实习情况,定岗至催化裂化、乙烯装置等核心生产单元。
在此模式下,校企合作不再是简单“输送学生”,而是通过协议法治化、培养场景化、就业前置化,让企业深度参与教育全流程。
产教协同创新 激活“长效化”发展动能
2024年以来,菏泽职业学院通过实地走访、校企论坛等形式,深入近500家企业一线,不仅“访企拓岗”,更精准捕捉产业升级趋势、技术发展前沿和企业真实人才需求。这些“市场情报”直接反哺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培养的人才“企业用得上、上手快”。
在此基础上,学校持续拓展合作版图,与区域多家龙头企业共建智能物流、数字营销等多个产业学院,实施“专业共建、过程共管、人才共育、师资共训、课程共担、成果共享”的“六共”模式,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格局。
同时,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机制,持续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根据反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这种“企业需求—人才培养—就业输出—反馈优化”的闭环体系,让职业教育始终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这种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人才,创造了更多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有发展前景的“好岗位”,实现了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从课堂到工位的无缝衔接,从理论到实践的即时转化,菏泽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破解了职业教育“学用脱节”的痛点,更让职业教育成为赋能青年成长、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未来,学校将继续扎根区域沃土,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菏泽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庆国说。
中国山东网记者 吴鲁刚 通讯员 李鸿浩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