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十四五’收官在即,沉甸甸的‘成绩单’让人自豪;宏伟的‘十五五’蓝图敲响了战鼓,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11月4日,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武村党支部书记、“‘兖’之有理”宣讲员朱宁在主题党日活动时表示,紧跟党的领导,武村已为“十五五”开局做好准备:从现在开始,对村里的7个健康食品产业项目全过程智能化改造,在赋予健康食品工业园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培养“懂知识、会管理、善营销”的本土新农人。
“‘兖’之有理”是兖州区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系列品牌之一,其队伍由364名“乡音宣讲员”及20名担负“课目制”任务的区直部门理论宣讲员组成,常年靠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生动灵活的宣讲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诠释民生政策,让新思想融入指导新生活,传播乡村好声音,滋养群众心灵,点亮群众心灯。
“‘兖’之有理”让俺明理
“以前农闲时就爱凑着听戏,现在咱也能登台唱两段,心里别提多敞亮!”小孟镇侯店村村民张大爷是庄户剧团的老“演员”,如今每天和剧团伙伴排练山东琴书,成了他最期待的事。该镇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霍腾介绍,小孟镇把“银龄宣讲员”“大院名嘴”等全部纳入“‘兖’之有理”宣讲队伍,成立庄户剧团,涵盖琴书、快书、山东梆子、柳琴戏等多个剧种。他们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操着同样的乡音,讲着身边的人和事儿,大家一听便懂、感悟在心,落在行动,成为日常行为自觉。
类似小孟镇这样的庄户剧团共有300余个,几乎覆盖了兖州区10个镇街317个村(社区)实践站。
“理论宣讲切忌照本宣科,要把深奥的理论变成群众易懂的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宣讲出‘新’,这样才能有理有趣,把党的创新理论装到群众脑子里。”兖州区委宣传部理论科负责人唐伟介绍。在理论宣讲中,该区以“‘兖’之有理”品牌引领,不断更新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以“身边事”讲清“大道理”,诠释世界观,解读方法论,宣讲新思想,论证新观点,归纳新办法,紧密结合群众日常生活和城乡发展实际,借助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春风化雨滋润基层群众,推动理论宣讲在广大群众中不断走深、走实。
“‘兖’之有理”让俺爱听
“‘兖’之有理”理论宣讲队,把身边好人好事、家乡变化等内容揉进宣讲里,身边人讲身边事儿,理论宣讲讲到群众心坎里、说到心灵共鸣处。
喜事中的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丧事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成为群众的一大心结,针对问题,兖州区“‘兖’之有理”理论宣讲队伍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分享各具特色的村民公约,推广先进做法,介绍典型案例,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复制过来就能用,产生了积极效果。
“信安剧团”“家庭小剧场”“小孟庄户剧团”等村庄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彩礼风波》《婆媳互夸会》等20个小戏小剧,以相声、曲艺形式,倡导破除陈规旧俗,倡树文明新风,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与群众产生心灵碰撞,引起强烈共鸣,同时也化作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说小孟,道小孟,乡村振兴真兴隆……种菌菇,种生姜,日子越过越敞亮……”在 “筑孟姜来” 共富工坊的临时文化服务点,“‘兖’讲家”组成的庄户剧团表演的快书《小孟振兴记》,引得在场姜农阵阵喝彩。
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固定曲目,该区“‘兖’之有理”理论宣讲品牌深入生活找主题,田间地头作场景、村里的好人好事、乡村振兴的新变化,都成为创作素材。苏户村百年宗祠里的家风故事,成了琴书《新风颂》《一家人》的素材。王海村“小院茶亭”里的文明新风宣讲,转化为快书《孝亲睦邻》,将时下存在的“养老理财”骗局等真实案例,转变为朗朗上口的《防诈新篇》。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曲调,将党的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理念、孝老爱亲故事编成琴书、快书,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充满了乡土气息,让人们听得懂、喜欢听,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政策、传承美德。
“‘兖’之有理”让俺真信
兖州区力求宣讲让群众信服,推动群众自觉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见到实效。自去年11月1日起,该区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成员、“五老”新乡贤等组成的20人的“移风易俗”百姓宣讲队,同时作为“‘兖’之有理”宣讲队成员,轮流到各镇(街道)宣讲,产生积极反响。
“这都是俺身边德高望重的人,他们讲的俺信,尤其在村里的带头作用让俺心服口服。”新兖镇夏庙村会计齐俊杰说道。
“咱都是在村规民约上签字画押的,说话得算数,你突破260块一桌的标准,这个口子不能开。”前几天,漕河镇薛朱刘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薛启富在商量亲人丧事办理时耐心给亲友们解释。
“鲁绣是‘八大名绣’之一,其特点是风格粗犷,质感逼真。而咱们的‘兖绣’讲究生动、细腻,给人回味无穷、艺术震撼。”提到“兖绣”,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兖绣”传承人张娟打开了话匣子,向非遗爱好者讲述着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心路历程,现场群众不时地啧啧称奇,纷纷报名做“兖绣”传承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今年11月2日,酒仙桥街道邓家窑社区文明实践站“诵论语、写书法”文化浸润社区活动在孩子们朗朗读书声中开场,兖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兖’之有理”宣讲骨干们正在社区文化书院为少年儿童讲解《论语》,少年儿童在诵读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感受千古文章的精髓与魅力,提升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运河大集”“黄河大集”“公益市集”上,“‘兖’之有理”的讲台就搭在摊位旁边,村民买菜逛集的间隙就能看上一段;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兖’之有理”宣讲队员们还会走进敬老院、村大院中、市民广场等群众身边,开展“上门宣讲”,把党的声音传到群众身边,让党的阳光雨露滋养群众心田。今年以来,兖州区“‘兖’之有理”理论宣讲队已累计开展宣讲1400余场,受益群众2.7万人。(王洪玮夏海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