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0日
由中铁十局八公司承建的
济南至微山高速
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工程
(简称“济微高速北段工程”)
上跨瓦(瓦塘)日(日照)铁路转体桥
历时60分钟,逆时针旋转61°
顺利完成转体作业
标志着济微高速北段工程
向年底建成通车目标
迈出坚实一步

济微高速北段工程全长88.3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由中铁十局八公司承建的上跨瓦日铁路转体桥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咽喉工程”。该桥总长190米,总重量约2.7万吨;主桥采用2×80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上部结构为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直腹板为单箱四室结构。

转体桥施工共分为桩基、承台、墩身、桥梁、转体五个阶段,下部转体支座自重83吨、型号为340MN,为目前省内半径最大、吨位最重的新型整体式支座。在下承台施工中,项目创新采用国内首例下承台一次性整体浇筑工艺,单次浇筑超大体积混凝土3692m3,不仅大幅减少施工工序、缩短工期,更通过标准化施工管控,实现了施工精度与工程质量的双重提升。

转体桥紧邻瓦日铁路干线,与铁路接触网最短距离仅23.45米,线路每日对开列车高达140列,施工始终处于安全高压之下。面对巨大压力,项目团队以穿透式管理筑牢安全防线,用智慧化手段突破施工瓶颈,并通过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实现了对每道工序的精细化管控,确保施工全过程规范有序。

在桥梁转体前,项目严格执行试转程序,确保设备工况良好。转体过程中,综合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卫星监控系统等前沿技术,对转体速度、空间位置、梁体姿态及关键应力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并借助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对桥梁姿态进行动态纠偏与精准调整,让2.7万吨的“空中巨无霸”在毫米级精度下平稳转体,最终实现了转体作业的安全正点完成。



自2011年完成宿淮铁路首座转体桥以来,八公司已在张呼铁路、长春市机场快速路、鲁南高铁、枣菏高速等16个项目中,累计建成21座转体桥。在丰富的项目实践中,八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运用BIM模拟技术,优化张拉工艺,从源头杜绝结构隐患;依托精准参数计算,预判风险、动态调控,确保转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所有转体桥均实现精准、平稳、安全转体,铸就了业内瞩目的专业品牌。

济微高速北段工程建成后将与济微高速南段无缝衔接,串联济南绕城高速、青兰高速、董梁高速,形成全新的南北高速大通道,不仅进一步优化山东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有效分担京台、济广及济徐高速的交通压力,而且对发挥路网整体效益,促进西部经济隆起带及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蒋超 马骋 王可扬
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