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来源:中国山东网·新感知2025-10-07 13:10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10月1日清晨,在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长清电厂项目部厂区内,电气主管郝宗千已身着工装、手持巡检记录册,开启当日首轮电气设备巡视工作。今年39岁的郝宗千,现任长清电厂项目部电气主管,作为扎根电气专业十六年的技术骨干,这个国庆假期,他与众多济南能源热电人一道坚守岗位,以“度电必安”的职业信念,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泉城民生用电及后续供热筑牢保障。

恪尽职守,以平凡岗位守护不平凡使命

“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要拿出不平凡的成绩。”这是郝宗千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是他十六年工作的真实写照。电力稳定输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民生幸福的“温暖底色”。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当市民阖家团圆、休闲度假时,热电行业职工却迎来了工作关键期。为确保厂区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郝宗千带领电气专业团队,严格执行定时定点巡检制度。​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长清电厂分公司厂区内,220kV升压站巍然矗立,2台220kV主变压器、1台220kV启备变压器有序排布,66万千瓦发电机、9套蓄电池及直流系统,还有3个布满精密仪器的继电保护室,共同构成了区域供电的“核心枢纽”。完成所有重要电气设备一轮巡视,需要1至2个小时。巡检途中,郝宗千的目光始终紧盯设备仪表盘,严密监测电压、电流信号及温度等非电量信号,哪怕是一丝细微的异常报警,他都要求团队第一时间处理,坚决不让设备运行“打折扣”。​

临场不乱,以专业智慧化解运行风险

在不少人看来,电力设备运行平稳后,工作人员的压力会随之减小,但郝宗千却始终保持着“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惕。国庆假期前期,厂内10kV开关柜湿度监控系统突然发出预警信号,屏幕上跳动的数值让值班人员心头一紧。凭借对长清地区气候特点的熟悉,以及对厂内设备运行工况的精准把握,郝宗千迅速判断:异常是昼夜温差大导致空气中湿度凝结所致。若不及时处理,湿气可能侵蚀设备绝缘层,引发安全隐患。​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他第一时间召集值班人员赶赴现场,沉着启动应急预案:一边指挥运行人员投入开关柜内电加热装置,一边开启配电室空调除湿功能;自己则守在设备旁,双眼紧盯着温湿度变化曲线,每隔几分钟就根据数据调整运行方式,确保除湿效果达到最佳。一个小时后,开关柜内湿度缓缓降至正常范围,预警信号自动解除,设备重新恢复平稳运行。这场“应急处置战”,不仅展现了郝宗千对设备运行特性的深刻理解,更彰显了他应对突发情况的过硬能力。​

全力护航,以高效协作保障假期供应

眼下,长清电厂分公司2号机组已在9月下旬进入并网调试阶段,这是保障后续供热调试工作的“关键一役”,项目部也全面进入应急保障状态。作为电气专业主要负责人,郝宗千主动扛起责任,依托十六年积累的专业技术与系统调试经验,提前组织电气专业技术团队开展设备特巡工作。​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 以“度电必安”护航泉城民生

工作中,他带领电气生产、施工人员全员坚守岗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机组运行状况实时可控,各项生产指令快速传达、高效执行。同时,他充分利用厂内先进的巡视系统、监控系统,对厂区重点区域进行多维度、不间断监测;还主动加强与汽机、锅炉等专业的协作,实时关注机组运行动态,共同分析研判设备状态,尤其对升压站、主厂房、锅炉等重点区域的电气设备运行情况严密盯防,确保一旦发现异常,能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提升了系统调试期间的可靠性与响应效率,为2号机组顺利通过并网调试、按期具备供热条件筑牢了“安全防线”。​

十六载深耕热电一线,郝宗千用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精湛的专业技术,在长清电厂项目建设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默默为区域供电保障与绿色能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泉城热电领域里一道动人的“坚守风景”。

通讯员 王汉卿 报道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