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踢好“临门一脚”!齐鲁超赛,日照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踢好“临门一脚”!齐鲁超赛,日照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来源:直播日照2025-10-06 09:59

  2025年的国庆中秋长假,黄海之滨的日照因足球而沸腾。10月1日迎战济南,10月4日对阵烟台赢下关键战,将日照的城市激情推向高潮。四天内两场“齐鲁超赛”的主场对决,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成为检验城市综合实力、展现地域文化、激发经济活力的多维舞台。

10月1日 “齐鲁超赛”日照主场对战济南

10月4日 “齐鲁超赛”日照主场对战烟台

  精心策划的话题传播与社交互动是双响爆满的“扩音器”。赛事未启,氛围先热。每至赛前,日照与兄弟城市的互动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L横竖都是‘一’!”“日出先照,胜利闪耀!”——这些充满日照特色的口号,既彰显自信,又饱含巧思。而一句“欢迎大明湖畔夏雨荷来日照看海”,更将山东本土的文化意象融入邀约,尽显幽默与亲切。

  这种看似“放狠话”、实为“秀恩爱”的互动,妙在既有地域特色的张扬,又不失“好客山东”的默契。它在胜负之外,构建起城市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让每一次绿茵交锋都成为文化的交融与共鸣。

图片

图片

  在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日照通过赛前造势、话题营销、短视频传播等一系列组合拳,将赛事的热度从体育圈层推向更广阔的公共舆论场,激发了全民的参与感和分享欲,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狂欢氛围,进一步抬升了公众的期待值与购票意愿。

  观赛人数10267、10551,四天内,迎战济南与力克烟台的两个主场比赛场场爆满,球场内山呼海啸的声浪,早已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演变为一场检验城市综合软实力、凝聚市民情感与撬动假日经济的多维盛宴。“一票难求”的火爆景象,背后是文化积淀、情感认同、运营智慧与时代机遇的深层共振。

  深厚的足球文化土壤是爆满的“根基”。日照并非足球领域的“新兵”。从中超、中乙、中冠等职业赛事,到足协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多年持续举办高水平足球赛事的经验,为这座城市培育了数量可观、懂得欣赏、乐于参与的球迷群体。这片肥沃的土壤,使得“齐鲁超赛”一经落地便能迅速生根发芽,市民对观看高质量本土赛事有着内在的需求和热情,这是一种源于长期积淀的文化自觉。

  强烈的城市认同感与荣誉感是爆满的“引擎”。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良性竞争与展示欲望日益强烈。足球赛场,恰是这种情感最直接、最激烈的宣泄口。当比赛被赋予了“为城市荣誉而战”的深刻内涵,球迷的助威,不仅是支持一支球队,更是对自身城市身份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的集体表达。这种由情感驱动的观赛需求,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爆发力。

  精准的假日运营与“体育+”融合策略是爆满的“催化剂”。文旅体育部门敏锐地抓住了双节假期的黄金契机,实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完美结合。

  一方面,极致的亲民票价与国庆长假完美契合,10元、15元、20元的票价,打破了观赛的消费门槛,使其从特定消费转变为大众日常娱乐,能够精准覆盖学生、家庭及泛体育迷群体;另一方面,凭借票根享受景区、餐饮、住宿等多重文旅福利的“福利包”,成功将一场90分钟的球赛,延伸为覆盖整个假日的消费链条。

图片

山海天阳光海岸景区

  “齐鲁超赛”已不再是单一的体育消费,而是以足球为“引信”,引爆“体育+文旅+消费”的复合型经济效应,让球迷和游客都感到“物超所值”。

  专业球场,何以成为日照赛事的“硬核”底气?

  日照国际足球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氛围年轻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作为参赛的18支队伍所拥有的唯一一座专业足球场,其价值已远超一场比赛的胜负。它不仅是球员竞技的舞台、球迷观赛的看台,更以其无可替代的专业性,成为日照能够连续承接高水平赛事、赢得八方赞誉的“硬核”底气。

图片

  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专业底气的物理基石。由英国AFL操刀设计,并被赞誉为“条件媲美英超德甲”,而这绝非虚言。专业的草坪质量、无跑道的看台设计所带来的沉浸式观感、完善的配套设施,共同构成了顶级赛事的“容器”。

  正如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主教练周泽豪和烟台市足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忠波所感叹,无论是球员踏上场地的兴奋感,还是初次到访者的“震撼”,都源于此。这座球场,以其硬件的“高起点”,直接抬升了“齐鲁超赛”的竞技规格与观赏体验。

  成熟的运营保障,是专业底气的动态核心。专业性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大赛的“淬炼”中积淀而成。从省运会、全运会预赛,到中超、中乙、中冠等职业赛事,日照国际足球中心的运营团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系统性养护、设备更新、全流程服务,这套成熟的保障体系,确保了赛事的“万无一失”。

  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球迷感受到的“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和“赛事组织方的用心”,正是这种精细化、专业化运营能力的外在体现。它让赛事流畅运行,让参与者安心舒适,构成了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最终,专业的场馆升华成为城市的名片与载体。日照国际足球中心,已然超越了单一体育建筑的功能——以其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成为汇聚体育精神、凝聚市民认同的重要载体。当球员在此奋力拼搏,球迷在此齐声呐喊,这座球场便与整座城市的激情同频共振,以其坚实的“专业底座”,托举起日照足球乃至城市发展的更高梦想。

  连续主场作战的信心,更深植于日照“体育+”战略所培育的城市土壤。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70余场,直接参赛运动员4.5万余名,观赛人数超30万,带动直接经济效益2.42亿元,产出效益6.86亿元。

  当“齐鲁超赛”日照主场的终场哨声响起,激情的浪潮并未在专业足球场内停歇,而是顺着涌出的人流,蔓延至相邻的街区夜市,将那里的烟火气推至新的高峰。“场内赛事火爆、场外夜市沸腾”的生动图景,绝非偶然。从赛事本身的精心运营,升级为对整个“赛事经济生态圈”的系统性构建,体育正成为一种强大的“场景发生器”,激活城市消费的末梢神经。

图片

图片

山海天BOX悦动街区

  作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日照市拥有9300余处体育健身场地。清晨的绿道上,骑行、慢跑的人群络绎不绝;傍晚的体育公园里,各种球类运动和健身活动丰富多彩。据统计,日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高达49%,人均体育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例居山东省前列,展现了浓厚的城市体育氛围。

山海天阳光海岸绿道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赛后,当吴艳妮在日照夜空下以12秒90的赛季最佳成绩冲过终点,那句“日照是我的‘福地’”的由衷感慨,以及社交平台上“日照,从不白去”的真诚评价,其意义已远超一枚金牌本身。

  这声来自顶尖运动员的“认证”,如同一枚熠熠生辉的勋章,为日照近年来深耕体旅融合、打造“赛事名城”的战略,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这背后,是日照将顶级赛事、城市环境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与此同时,另一场席卷全城的“活力风暴”——2025日照城市篮球超级联赛(RBA)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日照首个面向全体市民的顶级大众篮球赛事,RBA以其跨度数月、覆盖全域的赛制,将体育的种子从专业场馆撒向街头巷尾。

  日照正从依托顶级赛事的“高点牵引”,向着激活内生动力、联动全域资源的“纵深耕耘”悄然进化。这种深植于民间的运动文化,是支撑体旅融合最坚实、最活跃的社会基础,推动体育从“观赏项目”转变为“生活方式”。

  而就在不久前,“经山历海·骑游日照”户外运动线路入选“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再次创下一项“山东唯一”。越来越多的全民共享运动空间,正是日照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让体育从少数人的专业变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也与“齐鲁超赛”贴近大众的理念不谋而合。

  “齐鲁超赛”的到来,是这座城市体育基因的自然延展。它不仅是体育产业的亮点,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催化剂。通过赛事的高光曝光与成功运营,日照向外界展示出一个超越传统海滨旅游城市的崭新形象——一个充满活力、组织高效、宜赛宜游的现代化都市,为“体育+文旅+康养”的产业融合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同事热议、邻里相约,当所有市民为一场本地对决而心潮澎湃,足球便完成了其最动人的蜕变——从荧幕上的世界性语言,沉淀为街头巷尾的市民话题。这样的“流量密码”并非遥不可及的球星光环与俱乐部号召力,而在于它成功地让足球运动“落了地”,在城市的土壤中寻得了最具生命力的根基。

  “齐鲁超赛”落地的价值,在于它将足球的观众基础从传统的核心球迷群体,战略性拓展至更广阔的“泛人群”。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地域归属而非纯粹的竞技爱好开始接触足球,一项运动便真正实现了社会化普及,为城市孕育了更深厚的体育氛围,也为青少年埋下热爱运动的种子,最终推动足球从一项“赛事”转变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文化”,生生不息。

  体育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其社会性与文化性,而日照赛区连续两场的火爆,正在用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联赛未必需要复制顶级模式的奢华,却必须找到与本地市民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当足球真正讲述“我们”的故事,它便能超越胜负,在一座城市的精神世界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在日照这片山海相拥的土地上

足球早已超越竞技的范畴

它是一座城市的活力脉搏

是连接万千市民的情感奔流

更是撬动未来发展的黄金支点

此刻

日照正以全速奔跑的姿态

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赛场上

为理想与荣耀

踢出“临门一脚”!

 

记者:匡海齐 娄华轩

摄影:丁敏航 邱健涛 焦若航 刘晶 宋年升 孙顺涛等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