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秘山东省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探秘山东省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来源:闪电新闻2025-09-29 13:56

  【编者按】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殷切回信,不仅是对第六地质大队的嘉勉,更是对全国地质工作者的巨大鼓舞。这份嘱托,是关于“能源资源安全”的“国之大者”,是关于“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也是关于“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为此,山东聚焦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新兴矿产,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交出了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资源安全“山东答卷”。金秋9月,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矿业报、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山东网、鲁网等媒体记者们,践行新闻“四力”,奔赴山东威海、烟台、潍坊、济宁、济南、泰安、淄博七地,深入山东省地矿局各地质大队工作一线,近距离、全方位地探寻山东地矿队伍如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总书记沉甸甸的嘱托,转化为铿锵行动,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民生方面,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地质担当。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在齐鲁大地的千米地层下,在非洲原野的荒漠中,在机场净空的三维坐标系里,活跃着一支被誉为地质“铁军”的队伍——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自成立以来,他们以“铸梦山水、地质报国”为信念,用地质锤敲开岩层的密码,以科技叩问地心,以技术跨界传承,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答卷。

  富铁矿勘查先锋:地下深处叩响宝藏之门

  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建队之初,正值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加速阶段,伴随钢铁工业这一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迅猛发展,山东省内铁矿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下,一队人凭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专业严谨的素养,用数十年的时间踏遍省内山河,先后发现莱芜张家洼、西尚庄、顾家台,淄河店子、文登,沂源韩旺,以及莱州大浞河等铁矿矿产地40余处,所探获资源量占当时山东省已探明铁矿资源量的90%以上,“朱崖式”新型铁矿等一批找矿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为山东省钢铁工业布局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与力量。

探秘山东省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工作人员讲解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富铁矿勘探情况

  “每一块岩芯都藏着大地的密码,每一轮钻探都是守护资源安全的‘攻坚战’。”这是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队员们常说的话。作为省内找矿成果最突出的地勘队伍之一,该队精准圈定富铁矿最小预测区23处,预测全省潜在富铁矿资源量11.58亿吨,为山东省后续富铁矿勘查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锋芒毕露。

  在齐河—禹城地区郭店铁矿,一队的勘探队员们创造了地质找矿的“山东奇迹”。依托富铁矿勘查开发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他们探获新增富铁矿资源量5500余万吨,助力该地区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我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为国家钢铁资源保障筑牢了“齐鲁根基”。

  实战淬炼硬功:智能监测技术的全球化实践

  在天蒙山望海楼索道的山巅之上,索道缆绳绳位智能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索道支架姿态实时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构成的“千里眼”24小时值守,缆绳的细微偏移、支架的微小沉降被实时捕捉——这是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研发的索道智能变形监测系统的日常场景。这支深耕索道测绘40余年的“国家队”,正以数字技术重构索道安全监测体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第一条山岳型客运索道“泰山中天门索道”为起点,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先后完成了亚洲最长索道“张家界天门山索道”、世界海拔最高索道“四川达古冰川索道”、世界高差最大索道“云南大理苍山洗马潭索道”等全国95%以上山岳型客运索道的勘测、检测工作,更是凭借过硬技术走出国门,为全球多个国家的景区索道、缆车建设提供勘测服务,作为“冬奥会索道服务战略联盟单位”,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崇礼赛区、延庆赛区索道勘测和检测等工作,被誉为“全国索道测量专业队”。

探秘山东省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工作人员讲解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索道勘测成果

  从泰山中天门索道到跨黄浦江索道,从冬奥雪场到高原景区,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用数字技术为一条条“空中走廊”装上“智慧大脑”。正如其研发团队所言:“每一组精准数据的背后,都是对生命安全的极致守护,更是地质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技术跨界创新:瞄准低空经济新机遇

  当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的索道实景三维测量可视化创新技术在全球多个索道项目中精准呈现线路地形时,另一支技术团队正将同款核心能力迁移至全新领域——机场净空管理。作为保障航班起降安全的“空中生命线”,机场净空区需严格控制障碍物高度与地形风险,而传统二维图纸管理模式常面临数据滞后、空间感知不足等痛点。如今,该大队自主研发了机场障碍物超高监测、障碍物高程自动提取与分析、障碍物巡视管理关键技术,研制了机场净空三维可视化平台,解决了机场净空管理难、障碍物监测、巡视工作量巨大及难于管理等问题,为机场净空管理注入“智慧基因”,实现从“被动排查”到“主动防控”的转型。

  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临沂启阳国际机场、菏泽牡丹机场净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破局复杂地质:精准锁定“黄金水源带”

  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步入关键攻坚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核心区域,对优质地下水资源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探秘山东省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媒体记者参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西部优质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勇担重任,组织精干力量,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西部完成了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动态观测、物探、水样采集与测试等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攻坚克难,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勘查经验,成功破解复杂地质难题,精准锁定“黄金水源带”。圈定了裂隙岩溶优质地下水资源区,圈定了2处锶型和1处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区,填补了济南西部优质地下水资源系统评价的空白。

  山河为鉴,镌刻地矿担当;岁月为证,书写报国新篇。从1958年踏遍省内山河找铁矿,为山东钢铁工业奠基;到深耕索道测绘40载,守护全球“空中走廊”安全;从跨界创新破解机场净空管理难题,赋能低空经济;再到攻坚济南复杂地质,锁定“黄金水源带”助力新旧动能转换……67载岁月里,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的足迹,印刻在齐鲁大地的山川沟壑,延伸至全球发展的广阔舞台。

  他们的担当,是钻机轰鸣在千米地下时,对“资源安全”的执着坚守;是技术团队熬夜优化三维模型时,对“精准服务”的极致追求;是队员们冒酷暑、战严寒踏勘现场时,对“地质报国”信念的始终践行。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征程上,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这支地质“铁军”正以更昂扬的姿态,用科技赋能地质工作,以实干诠释使命担当,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属于新时代地矿人的崭新答卷。

  闪电新闻记者 秦霞 王硕 郑亮亮报道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