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来源:闪电新闻2025-09-29 13:35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也是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一年,山东广播电视台以“践行嘱托开新局”为主题,组织开展媒体采风活动,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山东省烟台、威海、潍坊、济宁、济南、泰安、淄博七地,深入报道山东地矿队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扛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责任担当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现山东地矿队伍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地质担当。

  9月18日,媒体采风活动的第二站汇聚于烟台的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山东地矿三队”),来自新华通讯社、光明日报、央广网、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山东网、鲁网、网易等媒体的记者,先后来到山东地矿三队地质陈列馆和莱山基地,充分了解第三地质大队如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闯超难科学钻探领域。

  探访地质陈列馆,领略深厚底蕴

  媒体团一行首先参观了山东地矿三队的地质陈列馆,听取了该队在地质找矿、地质钻探科研及施工、海洋地质等领域工作成果的介绍,实地观看千余件地质标本及勘查数据图谱,对地质工作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有了深入的了解。三队先后在金矿、石墨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中取得多项瞩目成就,探获了亚洲最大海上金矿,首先发现的黄县煤矿成为全国唯一海底煤矿,提交当时全国最大石墨矿,提出了“辽上式”新型金矿成矿理论,先后荣获原地矿部地质勘查二等功、全国地质找矿“功勋单位”“全国百强地质队”“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0余项。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图为:9月18日,记者一行在位于烟台的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地质陈列馆参观

  “三超·钻探”品牌,引领行业潮流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山东地矿三队向媒体团详细介绍了其“三超·钻探”品牌。该品牌以“超深、超斜、超难”为核心,代表了山东地矿三队在钻探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和丰富实践经验。

  据介绍,地质钻探一直是地矿三队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国内最先推广应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工艺的地勘队伍,先后28次被评为部级文明机台,50余次被评为局文明机台,先后13次刷新国内小口径岩心钻探深度纪录,创造了海洋钻探全取心孔深纪录、岩金勘查亚欧孔深纪录、青藏高原孔深纪录等多项行业之最。特别是在高原科学钻探领域,山东地矿三队更是屡创佳绩,成功实施了西藏罗布莎科学钻探、川西甲基卡科学钻探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为深部找矿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山东地矿三队的钻探队伍实施了3000米科学深钻工程。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第一个针对固体矿产和斑岩-矽卡岩矿床研究的科学深钻项目。

  面对高寒缺氧、地层复杂等极端条件,山东地矿三队的钻探队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成功破解了多项世界级钻探难题,提前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成就,赢得了媒体团的一致赞誉。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图为深地专项甲玛铜矿3000m科学钻探项目

  (孔深3003.33m,创青藏高原固体矿产勘查领域孔深纪录)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图为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孔

  (孔深2843.18m,创造了海洋地球科学钻探全取心孔深世界纪录)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图为渭河科钻

  “‘三超·钻探’不仅是我们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我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体现。”山东地矿三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品牌理念,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海洋地质探宝,耕海牧渔新篇章

  山东省致力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2017年4月20日,山东省政府批准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加挂“山东省海洋地质勘查院”牌子,山东省海洋院应运而生。这是山东省批准成立的唯一一家海洋地质勘查队伍,填补了该省直属海洋地质勘查机构的空白。

  山东地矿三队积极开拓海洋地质工作领域,实施了多个海岛海湾海岸带调查、海上勘察、海洋测绘项目,为海岛空间开发、城市建设规划、涉海工程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共绘地质找矿新篇章

  图为:9月18日,记者一行在位于烟台的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莱山基地参观

  在莱山基地,媒体团详细了解了山东地矿三队在海洋地质勘查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观摩海上作业平台模型、听取项目负责人介绍等方式,媒体记者们对山东地矿三队在海洋地质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由该院自主研发制造的“探海1号”大陆架科学钻探平台,填补了国内浅海大陆架海上钻探平台的空白,破解了近浅海工作平台的瓶颈,为我国海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关键的装备支持。近十年来,这支队伍完成芝罘湾、丁字湾、石岛湾等重点规划区1∶5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2600余平方千米;完成烟台市1∶10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8900余平方千米;完成崆峒群岛、养马岛等海岛综合地质调查,编制了《海湾、海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报告》;统筹推进山水林海城综合治理,开展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海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实施的长岛“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工程,打造了长岛首个零碳示范工程,为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提供了地质方案;助力烟台市成功申报“山东黄渤海海岸带(烟台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获批上级财政资金4亿元,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海岸带”和“陆海统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为有效筑牢滨海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区域生态功能稳定性和碳汇能力,提供地质支撑。

  “与浪共舞,耕海探宝。山东地矿三队在海洋地质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地质工作的新视野和新方向。”一位来自央广网的记者感慨道,“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将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绘地质找矿新征程

  此次媒体采风活动让全国媒体记者深入了解了山东地矿三队的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媒体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各自的平台积极宣传山东地矿三队的先进事迹和卓越成就,为推动我国地质找矿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山东地矿三队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生态地质、海洋地质等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们看到了地质工作的无限可能和广阔前景。”一位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表示,“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山东地矿三队的工作,共同绘就地质找矿的新篇章。”

  未来,山东地矿三队将聚焦海洋强国、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赵丽丽 王硕 郑亮亮 报道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